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集锦9篇

时间:2023-12-15 10:12:02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念和特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以认定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积极开展传承活动三项条件。

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念决定了其特质:

一是稀缺、濒危性。能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往往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但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由于受到经济状况、文化氛围、社会环境等影响,变的极为稀缺,有些甚至濒危。

二是独特、唯一性。从已经公布入选的数千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看,大部分项目和传承人或在区域内、或在特定文化范畴内、或在特定人群内,均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文化特质,呈现唯一性的特点,这也是非遗项目的核心价值之一。

三是传承、代表性。大部分的非物质物化遗产项目,都是少数人系统传承的,有些甚至是单人口耳相传的,极具文化代表性,可以代表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的独特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念和特质,决定了其特有的文化符号印记需要更大的平台去发挥作用,这也为其进入课堂提供了先天的土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的现实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可以更好的履行传承人的法定义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定义务中,“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开展传承工作,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是重要内容,传承人进入课堂,更容易使传承人获得传承文化遗产的良好平台,尽快实现有点及线,由线到面的文化传播过程。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是延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教育课堂还是专业的非物质物化遗产传承课堂,都是非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阵地。从目前的非文化遗产项目和项目传承人的现状来看,大多数的项目都极具专业性,在技法、工艺、文化形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要求,在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课堂开展传承,具有先天优势。此外,课堂面对的主体更多的为青少年,是文化传播的未来和希望,也是传承的主要对象,课堂所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仅仅是传承,更多的是对文化未来的影响力。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对丰富课堂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教育课堂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受社会环境、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影响,传统教育课堂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长期处于半真空状态,教育与传统文化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涵盖民俗、戏曲、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即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氛围,又可以起到宣传文化,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作用。此外,如传统绘画、戏曲、表演等项目,原本在课堂就比较有旺盛的生命力,传承人如果能够有机会亲自参与教学环节,会起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非凡。最好的保护就是广泛的传承。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去分享其魅力是最佳途径,传承人进入课堂,就是获得了一个无限放大文化功能的放大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获得了一层永久“保鲜膜”,新鲜的造血功能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新鲜生命力,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的前景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提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回归的步伐逐步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同时,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都充分意识到,孤芳自赏,不植根社会服务大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没有存在价值和传承意义的,所以尽快利用各类课堂的平台和其他途径宣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

(一)探索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的相关机制。对不同的项目进行分类甄别,针对不同特点,选取不同的课堂开展传承教学工作;教育部门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工作,把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编制相关教学计划;积极探索符合传承人教授传承非遗项目的教学方式,保证教学的效果。

(二)积极筛选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的教学内容。组织相关文化专家和传承人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排工作,针对不同项目的技艺特点和研究现状,归纳总结规律,分需求教学。突出专业教学和普及教学相结合的特点,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教范围,保持长久生命力。

(三)重视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徒弟”选拔。对于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技艺极为特殊,受众相对单一,在后继有人上存在难度,可以更好利用传承人进课堂的机会,在学校、社区、网络等选择合适人员进行培养传承。

参考文献:

[1]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2]张仲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 张中龙.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途径[J].理论学习,2011(06).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院校;保护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99-02

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成为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非遗”大国,目前共有45项遗产成功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的“非遗”之路开始于“申遗”,近些年硕果累累,获得了国际性的广泛认可。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步时间比较晚,大众对“非遗”这一概念还不熟知,这对我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极其不利。提升大众对“非遗”的认同度,走由学校影响社会的发展路径,艺术院校因其专业设置的独特性而扮演着重要地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它在成为“知识”之前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形式、饮食文化、民间工艺、节庆习俗等,特别是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历史上先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先民们在生活中创造的先进文化,直至今天,也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比物质遗产更加重要,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人们所处的时空、周边环境和人类活动之中,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的文化命脉。它包含着人类的情感,蕴藏着人类文化的根源,保留着某种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以,不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可是大众对“非遗”的不了解,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重重阻碍。我国的“非遗”之路要稳步前进,必须让“非遗”概念深入人心。相较于国家层面的世界“申遗”,民间的“非遗保护”任重而道远。国务院从2006年起设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可看到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日益增强。总理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二、了解“非遗”是实现“非遗”保护的有效路径

今天,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境界与能力,已成为国际社会对国民素养的评价标准之一,民众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加强对文化遗产价值和意义的了解,增强自觉保护意识,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民众来关注、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今天文化与社会的公共性日益加强,文化遗产不应只是少数专业工作者呵护的对象,不应“锁在深闺人未识”,而应当融入文化和社会,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它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作为传承文化途径之一的学校教育,在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上肩负着重要的作用。以学校为中心,进而影响社会,这是提升公众对 “非遗”认同度的一条有效路径,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层面对“非遗”保护的号召。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决定:“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传统的家族式等非遗传承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社会的发展,将非遗传承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是必然选择。艺术院校因专业设置的需求而与非遗文化不谋而合,在普及“非遗”知识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

“2002 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首次提出了非遗的教育问题。这一时期非遗主要为学界所关注,并开始逐步推进非遗的学科化探索。2004 年,中国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正式进入该组织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意味着非遗开始走出学界,为官方所认同,从此掀起了非遗研究的热潮。”关于教育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问题,学界的研究成果已蔚然可观,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策略》等,但是大部分都是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论研究,而实践教学方面的参考内容则知之甚少。

三、提升艺术院校学生非遗保护意识的方法

“在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重要的经济转型,民族民间文化传统面临急剧流变和消失的时期,高校作为专门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应当继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传承和保护方面,充分发挥大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运用,将切实影响到非遗保护能否行之有效地继续推行。要提升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度,就必须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参与。因为文化认同不可能建立在抽象的文化共性上,它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的社会生活中的精神上的共鸣,只有在具体的人际交流和情感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认同。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负责人塞西尔杜维勒女士曾指出:“《公约》所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活遗产:它必须不断地被相关社区、群体或个人创造、延续、再创造并保存保护,否则就说不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遗产,源于过去,并在当今和未来予以继承”。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离不开其在民族或地区的民众中代代相传。要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感知度,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融入非遗文化之中,唯有亲见亲历亲感受,才能让学生切实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

“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服务;要倡导面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识过程。”

(一)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普及非遗基础知识

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更讲求实践运用,如设计艺术系、音乐舞蹈系及广播影视系等更加注重学生在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摄影等方面的实际技能。这些专业的知识内容恰好与非遗知识不谋而合。从非遗中汲取相应的知识,将为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带来极大益处。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中国民乐中获取营养;舞蹈专业的学生可以从各少数民族舞蹈中获益良多;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也可从传统的水墨画、刺绣、织锦等作品中获取灵感。艺术院校可以从专业课程的设置入手,开设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戏剧等非遗基础课程,为学生了解非遗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为提升学生对非遗知识的认同度,授课老师需有良好的专业背景知识,可以邀请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为学生授课,组建由高校教师和传承人构成的非遗教学团队,结合专业设置的实际需要,编写适合艺术院校使用的非遗教材,建立非遗课程体系共建机制,开发非遗传承与保护系列课程,构建完善的非遗教学体系。

(二)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宣传平台,形成独特的校园非遗文化

艺术学院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可以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因素,充分调动学院各系部、学生社团以及学院网站、广播电台、电视台、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平台,对非遗知识做有针对性的专题宣传。学院网站可开辟非遗专栏,及时更新与非遗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动态,便于师生及时了解最新的非遗讯息;广播电台可充分发挥其校园覆盖面广的特征,定时播报非遗领域的相关知识;学生社团活动也可与非遗因素相融;学院各系可针对一些代表性的传统佳节,打造校园节日文化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传统民俗活动的过程中真切体会非遗魅力。

(三)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非遗感知力

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学校资源,挖掘非遗因素,推进可供学生实践操作的工作室,推行“课堂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搭建校内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将非遗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探索可行性发展道路。如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组建了“陶艺工作室”和“中国绣工作室”。“陶艺工作室”主要开设陶艺传习课,通过陶艺制作传承人向设计艺术系学生传授陶艺制作工艺,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学生在掌握传统技艺的过程中,融合现代化理念,设计出新产品,让古老的陶艺绽放出新的生命力。“中国绣工作室”则通过收集整理国家、省、市各类有代表性的非遗刺绣织锦,为学院师生了解我国民间工艺提供平台,并聘请各类代表性的刺绣织锦传承人为学生讲学授艺,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知绣花针的魅力,为培养出刺绣织锦类的设计型应用人才做准备。

(四)立足本土非遗文化,拓展地方性非遗平台

艺术院校可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文化事业单位及非遗保护中心的沟通交流,整合各种非遗资源,建立合作项目,将学院教育培养目标与地方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开展地方性的“非遗活动进校园”,让艺术院校为地方文化服务,为地方非遗文化保护做贡献,也带动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以地方文化为中心,逐渐辐射周边省区文化,让学院师生深入各省市非遗文化集中地,进行详尽的田野考察,并搭建相关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践平台。

四、结语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但大众对非遗的认识度还急需提高。艺术院校承担着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任,完善非遗课程体系建设,普及非遗基础知识;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切感受非遗魅力;提升学生的非遗感知力,同时让学生将专业知识与非遗知识相融合,为非遗传承提供新的生命活力;以学校为中心的非遗教育将间接影响社会对非遗的认同度。提升艺术院校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不仅利于非遗的保护,更能为非遗传承提供不竭的源泉。

参考文献:

[1]邹启山.如何认识“非物质遗产”[N].人民日报,2004-05-25(16).

[2]周兴茂,周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几个基本问题――以土家族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1):60-65.

[3]钱益汇,黄.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现状与培养机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5): 132-137.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3

[1]1.1艺术魅力感召作用

作为文化艺术展演策划的一种,非遗文化艺术文化遗产展演策划,立足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展现其自身特色性的文化魅力的同时,实现这类珍贵文化艺术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结合。体现在两个方面:特色艺术魅力整合策划感召。即把某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项目中所蕴含的各种特色,经过现代化的编排整合,使其具有现代社会的时尚气息,在引发人们关注的同时,感召人们积极地尝试以丰富个人与所在区域的文化生活。如针对蒙古族长调民歌专项展演的策划,把长调在蒙古族歌曲中运用的优点都用起来,让人们充分见识其形式与内涵丰富性等,推动人们积极地模仿、学习与创新等。特色艺术魅力拓展策划感召。即针对某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项目的某一种或某一个魅力元素等,进行内容丰富性展演策划,实现创新性的魅力拓展,吸引人们积极地欣赏与学习。如针对皮影戏中道具皮影的制作展演,让人们对充满神秘感的皮影其制作过程有着更加详细地认识,如选皮、制皮、画稿、镂刻与敷彩等过程,驱动自己从个人知识与技能出发加强皮影道具制作的研究。

1.2专项功能群众需求性满足吸引

由于非遗文化艺术遗产是特定地域的人们智慧与文化的传承和积累,其得以产生和丰富发展本身,就是其自身某种功能对群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满足意义。在实际的展演策划中,可以抓住两个要点切入:群众健身满足策划。即充分开发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表演性,尤其运用其表演的美与魅力,让人们积极地加入与行动起来,实现对某项技能的学习,达成自己健身性的需求满足。如通过井陉拉花的展演,引导人们“把井陉拉花改编为大众健身操引入全民健身的范畴之中”[1],则具有传承、保护与促进参与者身心健康发展的多重功效。群众娱乐满足策划。即在展现策划之初,就充分挖掘其精神娱乐元素,实现人们在欣赏与学习中的身心放松。如针对凤阳花鼓的展演策划,就可以充分运用动感的氛围,策划加入一些幽默或搞笑的元素,如具有戏谑性的击打动作,具有直接搞笑作用的演员表演等,达成人们欣赏过程的身心放松。

1.3文化适应性熏陶

根据文化艺术展演服务的对象性,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展演策划就要首先在确保文化适应性的基础上,来完成对受众的教育与引导。在实际的策划实践中,有两种路径:地域文化特色适应性策划。即在展演策划中尽可能地发现与创造非遗文化艺术遗产与受众所在地域文化的结合点,从文化艺术遗产自身的亲和性出发,吸引更多的群众关注,激活更多的参与与创造。如黄梅戏在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故乡展演时,可以在黄梅戏戏曲中加入马头琴的元素等,以此实现不同文化遗产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激发创新的灵感。群众文化心理适应性策划。即在展演策划之初,就首先从群众对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兴趣需求、个人精神提升需要,以及其他的心理需要出发,做出具有针对性的策划,实现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对群众最直接地满足。如非遗聊斋俚曲进乡村的展演策划等。

2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策划类型

作为一种展演,既具有非遗文化艺术的传播功能,也具有依托非遗文化艺术为载体的表演,让人们通过直观的视觉、听觉与其他的具象共鸣,实现人们内驱性地学习、活动参与及创造性丰富。

2.1非遗文艺展演

根据当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性质不同,演出组织形式也不同,典型的演出有两类:单项非遗文化艺术遗产专项展演。主要指那些无论从外在形态、内容与发展都比较成熟的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种类。在当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有戏曲类、乐器演奏类、舞蹈类与其他的具有表演性质的活动(如舞狮舞龙等),他们都能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特定的主题下对群众开展相关的文化艺术教育,如昆曲的专项演出,让群众在欣赏活动中了解到昆曲中的唱念做打、舞蹈、武术,以及其中曲词和行腔,并会根据自己对其他戏曲种类的了解,展开对比性地学习,实现展演传播的目的。多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整合性展演。即按照某种科学性的程序,把多种非遗文化遗产组合起来,使其具有表演性的形式与传播的功能。如把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剪纸、皮影戏与朝鲜族农乐舞等,按照某种内容主题编排成一场文艺演出,实现对群众全面性教育与非遗文化艺术传播。

2.2非遗大众性推广

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的大众化推广,其以常态性展演为基本的路径。因而,在实际的策划中有两种常见的形式:非遗文化艺术旅游对接。即“与地方旅游业进行有效对接”[2],把各地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创作成某种可以循环展演的旅游产品,开展常态性的演出活动,让所有的游客通过观赏等活动,都能接受到这种文化艺术的教育与学习相关知识。如贵州旅游可以欣赏到侗族大歌等。非遗文化艺术传媒制作。即把各种非遗文化艺术遗产统一整合起来,运用一定的科学顺序进行编辑性再创作,或制作电视记录节目,或“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信息平台”[2],让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等,自由地开展此类知识的学习与文化艺术的欣赏等。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网的创办等。通过这些常态性且喜闻乐见的展演形式,且进行不同创意的策划,会以更多创新的形式出现,实现传播、教育与创新的内驱作用。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发 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188-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宗旨,这是指导一切开发行为与活动的根本前提,作为保护手段的开发也并非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

1.在产品开发与工艺开发之间有所取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开发应该摒弃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思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载体区分开来。为什么一块标准化制造的蓝印花布售价几元,而一块纯手工波斯地毯价值几万?差别就在于蓝印花布出售的是产品,而波斯地毯销售的是工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真正的文化价值在于工艺技术,工艺产品只是承载工艺技术的载体。因而,非物质文化开发的商品应该定位于工艺技术而非工艺产品。

2.在还原开发与传承研发之间合理权衡。由于非物质文化时代性的局限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许多传统习俗难以在现代社会找到赖以植根的文化土壤。是否能够以现代人的视角加以扬弃、传承与创新成为各界争论的焦点。其实,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前人创新发展的产物,同样当代人也有对文化遗产加以推陈出新的权利。关键是在开发过程中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性,不能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原则来胡乱篡改。比如云南某地以抢婚习俗为名,行敲诈游客之实,影响恶劣。这种做法不仅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无益,也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原则也是相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应重在传承与研发,尤其是研发对增强非物质文化的生命力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经济价值。周立波在上海滑稽剧与文明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立了既适合现代人口味又保留海派文化特点的海派清口,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的成功典范。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5

关键词:学生;汉绣;旅游

湖北是全国的教育大省,高校及学生数量位居全国榜首。学生资源的作用不容忽视。学生旅游作为旅游业细分市场的一部分,特点是休假空余时间较多,活动力强,文化素质高,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处于活跃且具影响力的位置。汉绣是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点研究对象,汉绣自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国特别是湖北地区文化学者和汉绣传承人及高校相关专业的专家们在政府部门的保护和支持下已取得相关的成果。由武汉市旅游发展投资集团主办的武汉第三届非遗艺术节暨长江流域非遗展于2014年6月19日在汉口江滩展出来自长江沿线10座城市的32个项目,汉绣排在第一位。武汉市市委宣传部曾发出文件要支持汉绣项目发展。在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民族学院、武汉纺织学院等高校已设立专门的汉绣研究中心。2013年12月下旬由武汉市旅游投资发展集团和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举办了汉绣设计大赛,其目的就在于更好的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实现汉绣的文化艺术性和商业推广的和谐发展。如何利用高校的学生资源在湖北城市旅游中更好的推广汉绣文化增进经济效益是本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图。

学生旅游作为旅游业细分市场的一部分,特点是休假空余时间较多,活动力强,文化素质高,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处于活跃且具影响力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开发大学生在旅游市场中本土文化的推广是具有很大可行性的。汉绣一直是刺绣工艺中的研究重点。汉绣的内容与形式在传统民俗艺术中独具魅力,也影响着刺绣作为艺术品和商品的文化价值及商业经济价值的推广作用。在文化艺术事业的传承中,大部分艺术类高校开设有图案及刺绣课系,专题性讲座,学习和研究刺绣的民间研究所和大量关于刺绣的文化书籍等等。汉绣是近年来的非遗热点研究对象,全国特别是湖北地区文化学者和汉绣传承人及高校相关专业的专家们在政府部门的保护和支持下已取得相关的成果。由武汉市旅游发展投资集团主办的武汉第三届非遗艺术节暨长江流域非遗展于2014年6月19日在汉口江滩展出来自长江沿线10座城市的32个项目,汉绣排在第一位。武汉市市委宣传部曾发出文件要支持汉绣项目发展。在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民族学院、武汉纺织学院等高校已设立专门的汉绣研究中心。2013年12月下旬由武汉市旅游投资发展集团和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举办了汉绣设计大赛,其目的就在于更好的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实现汉绣的文化艺术性和商业推广的和谐发展。学生资源与汉绣文化相结合到城市旅游经济活动中从而更好的推动旅游经济的增长同时推广汉绣文化的传播。通过对汉绣在旅游活动中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旅游活动中学生资源的优势特点,找出学生对于汉绣在旅游活动中的推广方式,进而刺激旅游消费,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经济促做坚实的基础并不局限于对汉绣本身的研究意义。

合理运用学生资源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传承和保护传统刺绣及汉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一直是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热点项目,作为全国最大旅游城市之一的湖北武汉可以将这一原生的传统文化遗产作为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一张名片,进而向全国乃至世界介绍和推广自己。例如,汉绣传承人任本荣本身也在做汉绣产品在商业经济中的推广。当然,本项目的研究最后实现的是汉绣元素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具体的推广范畴及方案从而使汉绣为城市旅游经济的增长和开拓贡献一份力量。

学生资源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活跃度和导向能力统计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学生自身的消费能力较低,但参与旅游活动的频率高、数量大,同时学生对文化传播具有相应热情。因此,在对于本土汉绣文化在湖北旅游经济活动中的推广研究学生资源将是一个十分有力的因素。而汉绣是近年来的非遗热点研究对象,全国特别是湖北地区文化学者和汉绣传承人及高校相关专业的专家们在政府部门的保护和支持下已取得相关的成果。由武汉市旅游发展投资集团主办的武汉第三届非遗艺术节暨长江流域非遗展于2014年6月19日在汉口江滩展出来自长江沿线10座城市的32个项目,汉绣排在第一位。武汉市市委宣传部曾发出文件要支持汉绣项目发展。在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民族学院、武汉纺织学院等高校已设立专门的汉绣研究中心。汉绣自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第二届国际时装周暨首届服装博览会在武汉成功举办。汉绣作品与来自葡萄牙、英国、芬兰、瑞士等国知名设计师品牌作品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在武汉城市旅游经济活动中以汉绣元素为推广的消费品如服饰酒店用品,文化交通场所的各类指示性工具,旅游公益性的小艺术赠品等等都已经涉及到汉绣图案的运用和设计并还在发展和完善之中。在戏剧服饰和现今潮流时尚民俗服饰中仍有汉绣的踪影,许多传统的挂饰秀囊绣品等汉绣元素仍发散着魅力。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6

非遗的弘扬与传承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现在“非遗”面临着最重要的问题是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与正统的文化有着江河源流的关系。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民间文化还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如果我们这代人不拯救、保护、传承,将是后继乏人,一旦传承人逐步作古,就可能绝灭。

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传承,来自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开发部的袁主任有道不完的千言万语。袁主任告诉笔者:“国粹苑C座现在已经成为北京乃至全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基地,也是青少年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教育基地。基地现拥有部级的非物质文化艺术大师200多人,经常在这里作联展,一同打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集市’的系列活动。”记者了解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集市”的系列活动中,海峡两岸的非遗文化交流将是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集市”是弘扬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技艺的一种新方式。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以后将会用假日集市的形式,在国粹苑组织一系列“非遗”创意集市,并根据集市活动的主题请相关的艺术大师进行现场展演。而为了给非物质文化打好群众这张牌,使传统文化更加亲民、利民,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开发部还进行了“非遗文化进社区”的活动,让老百姓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的魅力。“如果活动做得成功,我们还准备将这种模式由北京推广到全国的各个省市。”袁主任嘴角扬着笑意说,“我们现在已经和高校联盟展开合作。这次的‘非遗’集市启动仪式就请了很多大学生志愿者,他们都特别可爱,而且年轻啊,点子多,思维也活跃。原来我们的大师多少都有些苦恼,他们的技艺水平都是部级的,就是岁数都不小了,往往不懂年轻人喜欢什么,想的是什么。现在好了,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年轻人的想法,这有助于他们的艺术创作;另一方面来说,我们这些孩子――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在参加活动、社会实践的同时也了解到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我听说有很多学生对这些传统技艺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对于传承来说太重要了,而且还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出路!”

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主要靠年轻的一代,尤其是大学生们会成为祖国非遗文化传承的一支生力军。拉开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集市”盛宴序幕的年轻演员,恰恰是前身具有159年历史的全国最早的女子中学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的孩子们,他们用婀娜优雅的舞姿把祖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底蕴表现得淋漓尽致。

手拿“月光宝盒”去赶集

笔者在启动仪式的第一时间采访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集市”的总策划人林先生,请他来讲述“非遗”集市的前世今生。

《北京纪事》:请您先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集市”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吧。

林先生:2010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集市是沿着“古集市”的思想体系举办的大型非遗展演与体验活动。此次活动将会持续12周,以服饰体验和不同主题为主,其中会有民间婚仪展演、曲戏琴艺展演、成年礼仪展演、汉唐宋元明清皇帝大婚展演、擂台竞技等。

《北京纪事》:作为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集市”活动的总策划人,您的创意、灵感从何而来?

林先生:我们打造这个集市其实初衷很简单,为的是一种直观的感受。我想“非物质文化”不应该是束之高阁的理论学说,它的最大魅力在于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因此我们打造这个集市的时候第一理念就是――去体验,游客可以和“非遗”大师一起动手制作工艺品,学习的同时也得到了欢乐,使游客流连忘返。

《北京纪事》:所以创意集市提出了穿古装赶集的概念,这是游客最重要的体验吗?

林先生:事实上,这个集市有一个“时光绘影”的感念。我们之前为游客准备了成千上万套的古装,集市里不论是工作人员还是游客都是要着古装入内的。这在视觉上就给人一股强烈的冲击力,仿佛时光倒转,置身于古装剧中。

另外,好比那个戏台(国粹苑庭院中心的大戏台),集市开放后我们还会安排戏曲艺术家来这里演出,再加上集市里一些传统的小吃摊位,游客其实是从嗅觉、味觉、听觉、视觉,以一种全方位的感官来游玩这个集市。

《北京纪事》: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集市”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林先生:现在时间很紧迫。而且一些民众对非遗文化可能缺乏概念,也没有经验。我们的非遗文化创意集市就是要从最简单的模式,不谈理论,而是由简单的民众交流和互动中体验和享受传统文化的乐趣。

我们将邀请北京高校的社团以及来自北京近百个社区的民众,从体验活动中找到更深入地体验服饰文化和其他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希望从这个过程中找到体验传统文化产业化的最佳模式。通过与民众互动,在常态的假日活动中找到赶集的乐趣。如果顺利的话,我们的假日集市将在2010年6月13日对全国开放。

《北京纪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集市”的市场是如何定位的?

“非遗”集市的市场定位是很广的。我们和高校联盟合作以及“非遗”大师走进社区,已经引起了很多年轻人和社区居民的关注。我们也已经与旅行社合作了,中外游客也是我们市场的重要一块儿。

《北京纪事》:您认为如何才能使非物质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

林先生:非物质文化必须要走产业化的道路,走市场才能够有所发展。一味地宣传非物质文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非物质文化的生存发展问题。只有把非物质文化与经济相连,与旅游等产业相连接,非物质文化有了自己的生存之道,这个文化才不会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唐宋元明清,你选哪一代

当夏天的和风擦过人们的耳畔,当柳絮翩翩蝶舞,当一个个英俊、秀丽的古装倩影穿梭于人群,北京国粹苑被衬托得更加古色古香。来国粹苑服务的志愿者和体验的大学生大多对传统文化或古代服饰感兴趣。大家只要在一层服务台办好一张体验卡就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服饰,然后在服务处进行登记便可试穿和拍照。如果你想真正地回到古代,还可以请专业化妆师和发型师帮你设计与衣服朝代相匹配的发型妆饰。园内闪动着身着汉服、唐装、契丹服、满服等各种朝代服饰的身影,给人一种“时空逆转”的错乱感。在这里他们真的“穿越”到了自己喜欢的朝代,去感受不同朝代的服饰风格、质地、绣案。有些女孩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手拎裙摆,迈着轻盈的步履,穿梭在人群中;有些女孩含情脉脉,一个兰花指、一个轻柔的眼神,将古代女子的矜持、含蓄,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些女孩选择了简单的服饰,她们一身小蓝褂、小红袄,没有过多的修饰,却来得更纯粹;有些男孩身穿天子服,两手向后一背,腰杆笔直,仿佛某一位真命天子私访民间、体察民情;有些男孩一身古代武将打扮,一种阳刚和豪迈于爽朗的欢笑中突显无遗。娇小的黛玉、美艳的杨玉环、书生气十足的张生、万夫不当的霸王……在古装剧的记忆中,在园内你都会寻觅到一丝影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集市”的传统服饰文化艺术总监潘女士性格开朗,在与她闲谈中,笔者得知,集市提供的古装服饰的年代是从秦汉一直到近代,各朝各代的服饰悉数尽有。并且,这些古装的款式以及刺绣的纹理图案等都是经过专家考证的,真实还原历史服饰的风貌。笔者好奇地询问古装朝代的侧重问题,潘女士回答我说:“其实唐代的服饰提供得最多,因为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唐代的服饰比较时尚、性感。”据笔者观察,事实确实如此,现场的大学生志愿者穿唐朝服饰的最多,其次比较受宠的就是汉服了,这也难怪,听说光北京与汉服有关的协会就有好几家呢。

“乐此不疲”会穿越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7

关键词:传统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扬

中图分类号:J82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3550(2015)04-0090-03

戏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经把我国的昆曲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在此之后,我国又有多种民间艺术形体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国务院公布的2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戏剧占有很大的比例,多达130多种[2],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戏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传统戏剧的发展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甚至出现了部分剧种频临消亡的状态.如何继承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形式,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大冲击的背景下能够茁壮成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传统戏剧现状及原因分析

1.1传统戏剧现状

戏剧是在人们的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追求精神需要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一种时代的产物,这其中不仅能够体现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也反应了当时社会中文人郁郁不得志的现状,可以说戏剧是社会多种因素的集合产物,这对研究我国的文化、历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戏曲产生至今已经有千年的历史,社会的经济发展在变,社会格局在变,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变,戏剧在这种大背景下要想继续传承传扬下去,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如果任由其消亡,则民族特色、民族影响力也会随之退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凝聚力的组成,衰弱的现状只能给国家民族带来巨大的损失[3].在现今社会下,多数的年轻人更喜欢潮流新鲜的事物,对戏曲的喜爱程度大大降低,戏曲的流传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是戏曲现今存在的状态.

1.2传统戏曲衰落的原因分析

1.2.1新时代下传统戏曲缺乏创新

在当前社会下,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让戏曲继续保持从前的吸引力,不断的创新改革,使得戏曲能够被现代社会的人们接受认可,从而再传承发扬下去.对于戏曲的保存,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是对戏曲表面的物质存在,即戏曲的表现形式和剧种存在的形式,其二是戏曲所表现的思想精神和艺术个性.对于戏曲,其表现形式也许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的需要,但要想让戏曲传承下来,只有进行改革创新,对其内在的精神及表演方式进行创新改造,使得戏曲的精神文化长留.目前情况下,戏曲的受欢迎程度远不及几十年前,多元娱乐元素的出现冲击了戏曲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进入我国市场,戏曲的传统表现形式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想让戏曲不断向前发展,只有进行改革创新,使得戏曲艺术与当前新社会元素相互联系,不仅要从剧本方面,其表现形式可能也要进行改革创新.

1.2.2传统戏曲艺术面临后继无人的现象

各种戏曲表演的艺术水平也在日益下降,在戏曲表演的历史舞台上一度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现象.在我国的文化教育中,对传统戏曲艺术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突破和成就,但值得注意的是理论家的文字是不能拯救戏曲文化的,这些传统艺术的流传发扬靠的是戏曲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改革,不断推陈出新.随着老艺术家的离去,戏曲中的精髓也随之而去.目前,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戏曲艺术,更别说把戏曲当做事业.然而,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被国际和国家政府层面所重视和支持,可以说戏曲等非遗面临的理论环境比几十年前会更好一点.历史情境的改变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发扬流传影响很大,如今的社会环境对戏曲的保存发展意义重大,应当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大力改革发展,不断创新改造,使得戏曲艺术的魅力能够源远流长.挖掘更多的人才去学习戏曲艺术,国家应该支持并鼓励更多的人去了解,去认识戏曲艺术,使得戏曲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经久不息.

2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戏曲的保护对策

2.1积极争取全方位的支持

推进戏曲保护工作,不能仅局限于直接相关群体与个人的努力,同时也是政府行使仅供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社会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的政府部门之间应该积极的沟通、交流,争取从专项立法、配套机制、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统筹各方面力量,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推进保护工作.

2.2注重挖掘整理经典剧目

我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丰富.每个剧种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气质,反映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审美趣味和风土人情并融合了地方方言、民间艺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变化,戏曲剧种的审美风格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戏曲剧目是一个剧种艺术风貌、唱腔特色、表演艺术特色等个性特征的具体载体,因此剧目是一个剧种宝贵的财富.不同时期的剧目都为曲剧艺术的发展做出过贡献.要高度重视经典传统保留剧目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不断总结、发扬各剧种独特的艺术个性.同时,可以把一些深受观众喜爱的传统剧目重新搬上戏曲舞台,这对于招回老的曲剧观众及培养新一代年轻的曲剧观众都有重要的意义.应当把各地老的戏曲艺人身上的戏尽可能地记录、保存下来,有一些老戏只有老艺人演过,他们可能只熟悉自己扮演的角色,要在抢救他们的表演艺术的同时,尽可能地通过他们的回忆,将这些戏恢复起来,这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都是抢救和保护戏曲这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4].

2.3紧跟时代进行戏曲创新

我国戏曲的特性要求各个剧种的唱腔、表演艺术要在不断吸收民间歌舞与其他剧种的营养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新剧目创新发展,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要在继承前辈艺人创下的程式、行当及流派,更要在新的形势下创造新的表演程式,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和欣赏习惯.要通过现代戏创作反映不同时期的现实生活,塑造与时代相适应的英雄人物,并用准确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还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表现,如电影声、光、色及数字特技的新手段,给经典戏曲剧目插上“翅膀”,使之顺应时代和市场的需求,吸引更多的观众.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保护戏曲、守卫戏曲的精神家园及民族文化,教育是一道重要的法宝.加强高等艺术院校的戏曲艺术教学,使得戏曲的精神能够传扬流传下去.在戏曲的教学中要重视戏曲的表演性,很多高校开设的戏曲课程往往是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其中教授的内容多是戏曲的历史、发展过程、作家生平、戏曲思想精神等方面,毋庸置疑这对戏曲的发展认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无论学生对这些基本的文学知识素养理解的多么深刻,缺乏表演的戏曲是不够透彻的[5].戏曲是以舞台为中心的艺术表现形式,表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的传扬不能缺少文学的支持,但更不能少了表演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等,用视频突出表现戏曲的独特魅力,让学生通过视频切实感受到戏曲表现的人物形象和精神思想.戏曲艺术的精髓是艺术表现形式,对这一方面加强认识,而且对一些专业的学生重点培养,不断改革创新,让学生了解戏曲艺术的魅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的去学习了解,只有这样,戏曲艺术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2.5扩大戏曲的传播范围

除了加强改进戏曲教学中的不足,引导当代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关注濒危的民族传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认识,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外,对戏曲的保护还应该扩大传播的范围,可以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介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扬进行宣传.目前,人们的娱乐方式多倾向于现代娱乐产品,大都喜爱新时期下的电影、电视等作品,很少人来关注戏曲,这种情况下,应该加强对戏曲的推广扩散,让人们能够了解戏曲[6].开发戏曲类节目,创新戏曲的艺术表现形式,让人们能够再热衷于传统文化.

3结语

对于传统戏曲而言,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保护和传承.当下应加强戏曲人才队伍建设,扩大戏曲人才的培养力度,从现行教材和师资入手,拓宽教学思路,扩大教学范围,提升教学能力,从一般职业教育向特殊专业教育转化转型.同时,国家应加大对戏曲从业人员的保障力度,给予专项经费,保障其基本工资待遇,通过提高演出场次补贴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增加其演出经济收入,让其能够安心进行艺术创作,使传统戏曲艺术在新时代下不仅能够保存并能够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傅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戏剧发展[J].四川戏剧,2010(4):17-21.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EB/OL].(2015-07-17)[2015-09-20].

[3]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EB/OL].(2005-12-22)[2015-09-08].

[4]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原则与方法.[J].广西民族研究,2008(2):185-190.

[5]石玲.徐州地区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整合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4)84-87.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近些年,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通过对“三家三村”命名,编纂出版“三家三村”民歌和故事集,开发民俗旅游等方式,在发掘与保护民间传统文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于是,我们请我国著名的民间文艺学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守华先生介绍了一些相关研究状况。

刘教授介绍说,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进行集体修改的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拥有光辉灿烂历史文化的中国,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艺术,也以丰饶优美而著称于世。虽然民间文学积累较为深厚,但却是开发得最晚的一片文化沃土。

刘教授表示,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成立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后来又成立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组织挖掘、编纂了民间文学的“三套集成”;在2000年后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抢救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项目工程;2004年,中国正式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最近,中国正在把民间文化事业纳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全球性伟大工程的行列,这将会使民间文艺的魅力与价值永远存在。

刘教授曾参加编纂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北卷》;参与开发了“三家三村”(“三家”是指湖北省发现的刘德培、刘德方和土家族女故事家孙家香三位民间故事家,“三村”是指丹江口市五家沟故事村、武当山官山乡吕家河民歌村和青林寺谜语村。吕家河村有182户,在749人中,会唱两小时以上民歌的有85人之多,流行的民歌调子达70多种,有学者认为它是“汉族民歌第一村”;长诗《黑暗传》长达5000行,被称为“汉民族神话史诗”);发现和评论神农架神话历史叙事长歌《黑暗传》;对民间文学杰出传承人(歌手、故事讲述家)和那些口头文学蕴藏特别丰富的村落进行了重点开发,将民间文学工作推向纵深发展。

刘守华教授是一位学者,是民间文艺学的专家,从1956年开始研究民间文艺至今已有50年。搞学术研究是清苦的,更何况是复杂的民间文艺。然而他却笑着说,他喜爱民间文艺与小时候受民间口头文学滋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说:“我的童年是在湖北沔阳农村度过的,沔阳据说古时位于洞庭湖滨,是苗、汉杂居之地,各种样式的民间文艺十分丰富。我最喜爱的一项活动是听老人们讲故事,当地叫做‘古话’,特别是其中的神奇幻想故事,更有着令人着迷的魅力……它刺激了我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我和劳动人民创造的童话艺术从此结下不解之缘,由此开始领略到民间口头文学的美妙。”刘教授接着告诉我们,“我爱上民间文学,并实地从事采录民间文学作品的活动是1950年至1953年在湖北洪湖师范学院读书时开始的。那时语文课本中选编的李季、阮章竞的诗和赵树理的小说,都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受到我的喜爱。我在下乡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开始调查、采录民歌。”

“1953年9月,我被选送到华中师范学院攻读中文系本科,毕业后留校担任民间文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将个人兴趣与社会责任统一在这上头,从此正式开始了我终身从事民间文学事业的学术生涯。那时华中师院中文系还没有正式开设民间文学课程,学校有很多课外小组,我便选定民间文学,并请刚从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处进修回来的何奇伟教授进行指导,他是我正式学习民间文艺科学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我读的第一本民间文艺启蒙著作是钟敬文先生在1950年选编的《民间文艺新论集》。思想的解放加上用心钻研,使我1956年这一年在科研上居然获得了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所意想不到的成绩,《谈民间讽刺故事》在《长江文艺》1956年第6期发表,《目前的儿歌创作》发表于1956年6月2日的《光明日报》,随后被列入全国师范学校儿童教学大纲的参考书目中,使我深受鼓舞……结束后,我于1980年回到华师大中文系重理旧业。我不仅开设民间文学课程,还开始招收民间文学研究生……”

50年来,刘教授的研究成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民间童话(幻想故事)的研究;二是对跨国、跨民族、跨学科的民间故事比较研究;三是对中国民间故事和故事类型的研究。

关于如何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刘教授说:“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植被与灵魂根脉,也是我们在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使得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面临不断毁坏与消失的厄运,因而抢救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便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他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工程,我们当下所进行的在普查的基础上,选取若干最具代表性和重要价值的项目列入国家和地方名录只是这一工程的开端,随之而来的科学保护,任务更加艰难繁巨。

非遗传承的意义和魅力范文9

(一)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秀水村现存的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1.明清古民居建筑村落秀水村保存了以毛氏宗祠为主而组建的明清古建筑民居村落。古村落的石板街鹅卵石巷(现称古巷碎石路)古朴典雅,井然有序。民居房屋建筑为砖木结构,青砖碧瓦,古色古香。建筑设计在采光、防火、排水上精巧独到,房顶上装饰有蝴蝶形、葫芦形、人面形、鱼形、鸟形等各种饰物,是岭南一座不可多得的民居历史博物馆,具有展示明清村落历史文化、研究明清建筑艺术、学习传统教育模式等价值。2.宗祠、牌坊、碑刻、雕塑等千余年来,秀水村的毛氏先辈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至今依然激励、荫泽着秀水村毛氏后人,与时俱进,奋发图强,建功立业,报效家国。这些遗产主要有毛氏宗祠家祠四座,书院、私塾四所,戏台五个,还有状元楼、进士门楼等古建筑。详见表2。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秀水村为汉人,其周边多为瑶人,长期以来,汉、瑶文化融合,形成了秀水村具有汉瑶特色的节庆文化(如清明节、盘王节),崇文敬祖的毛氏家族祭祀文化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并传承至今,成为秀水村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表3所示。

秀水村的毛氏宗祠、民居、书院、私塾、店铺、古街、牌坊、戏台、古樟、古井等融为一体,很有岭南特色的聚族而居的耕读文化景观。现存的这些建筑携带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毛氏族人的思想意识、哲学理念、行为方式、审美法则和文化品味,不仅反映了毛氏先人在农耕社会背景下对土地使用的节制,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使得自然生态与农业生产处于和谐状态,也体现了毛氏族人崇文重教、相互帮助的传统美德,使得族人之间能团结合作,形成和谐稳定社会。秀水村的这种耕读文化对现代新农村规划建设和城镇社区文化建设都具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作用。

二、秀水村文化生态保护目标

(一)秀水村文化生态保护影响因子分析

1.“传统文化历史”影响因子秀水村的历史文化遗产反映了1300多年来秀水村民的人居生活、建筑水平、文化教育、商贸休闲、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等,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08年秀水村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在我国村级建制的村庄中“传统文化历史”影响因子较高,在广西影响因子极高、名列前茅。但古村落和古街区的房屋和建筑普通受损,改建扩建及周围新建房屋影响整体性保护,对“传统文化历史”影响因子造成了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尽快采取措施,保护良好的存续状态。2.“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因子根据文非遗发[2010]7号文件规定,秀水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耕读传家文化、生殖崇拜文化、祖先祭祀礼仪文化、汉瑶融合的节庆文化、崇林敬树的森林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因子一般。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和梳理,创造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品牌,将能进一步提高影响因子系统。3.“依存环境”影响因子秀水村山清水秀,有“秀水状元村”和“小桂林”之称。虽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1300多年,但仍保存了大量完好的明、清古村民居、文物,以状元楼为主线的人文景观栩栩如生,上至皇帝,下到知县赐封、贺赠匾额等文物是文化生态的名片,状元楼、进士堂、千年古巷、状元坪遗迹等是文化生态的古迹镜片。官帽山、秀峰山、贵妃泉、青龙潭和白虎潭和古樟树展示了原生态山水元素,并与积淀千年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人与自然相得益彰的生态人文景观。在明朝时期修建的秀水村如今是广西优秀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广西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同时,也是广西37个重点建设旅游景区和广西旅游发展规划历史文化类12个重点开发建设项目之一。可见秀水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影响因子良好。希望今后更注重加强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4.其它影响因子根据文非遗发[2010]7号文件,其它影响因子为“当地群众的文化认同与参与保护的自觉性较高”和“当地人民政府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保护措施有力”,由于此两项为软因子。需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作分析。

(二)秀水村文化生态保护目标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概括出秀水村文化生态保护目标为:“一主线”、“两立足”、“三项保护和提高”,“三建成”、“两特点”、“国家名村”、“幸福镇”。即以文化生态建设为主线,立足于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紧密融合,立足于山水林田路生态综合治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梳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生态环保水平、提高文化生态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建成文化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生态文明发达、文化生态经济繁荣,具有独特的文化生态魅力和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部级幸福小镇。

三、秀水村文化生态保护措施

(一)建立文化生态保护组织机构,加强对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领导

文化生态保护是一项涉及面广泛的系统工程,成立秀水村文化生态保护管理区,加强对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领导。管理区直属县级文化生态保护领导小组管辖,领导小组由县、乡、村等各级主管领导组成。争取各级政府从法律制度、政策措施、资金投入、管理体系等方面大力支持,文化、建设、农业、林业和环保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积极做好文化生态保护的组织、协调、指导、实施工作,共同做好生态文化保护工作。组建管理队伍和科研队伍,管理区是文化生态保护的专设部门,管理队伍主要由村干和村民组成。科研队伍人员可由聘请的乡村文化生态专家和技术干部、村外和本村的文化传承人组成。组织机构的设立将更有利提高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科学制定文化生态保护规划

依据文化生态保护目标,在认真调查、分析研究、统筹考虑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十大幸福小镇”示范性项目建设、广西37个重点建设旅游景区和广西旅游发展规划历史文化类12个重点开发建设项目之一制定或修订完善秀水村文化生态保护规划。规划注重山水林田路生态综合治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突出耕读文化、家族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内涵。

(三)强化文化生态保护工作

一是构建由文化生态保护核心系统和文化生态保护开发系统组成的文化生态保护系统。文化生态核心系统包括石余自然山水风光区、八房民居古风探考区、水楼状元文化展示区、安福临江河滩生态休闲区及青龙湖、青龙山与秀峰山顶公园等景区。二是保护好秀水村文化生态系统环境,使其免遭破坏和污染。三是确定文化生态保护核心管理区重点区域进行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为古文物、古村落和古街区的所辖区域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特别要保护古文物、古村落、古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和名木古树等,使其不受损害或侵害,并在良好的环境下保存或生长。科学规划的文化生态保护开发区以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基准下进行开发利用。四是立足于山水林田路生态综合治理,保护好山林、水源、土地等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平衡。五是保护和梳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六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选拨、资助、奖励和保护工作。七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传习所,注重珍贵实物资料和传承人代表性作品的征集,发挥基础设施在保护、传承、展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八是处理和协调好眼前与未来、局部与整体、保护与开发等关系,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进行文化生态保护宣传工作

利用板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对文化生态保护进行宣传报道,广泛宣传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提高文化生态保护的意识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利用节庆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和健康有益的民俗文化活动,努力营造文化生态保护的良好风气和有利于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和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