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3-14 01:45:16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复习方法;地理教学

区域地理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一,区域地理是高、初中地理知识综合的基础;第二,地理学科能力的考查大都是建立在区域地理的基础之上;第三,历史、地理和政治三科的融合常以区域地理作为切入的“门槛”;近年高考文综测试题中区域地理都占有较大的比重。“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十项能力要求之一。

在高三阶段,地理科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基础上,如何较好地把握区域地理复习的广度和深度,抓好“区域地理”的有效复习昵?下面谈谈自己在区域地理复习中的一些感触与收获。

1区域地理有效复习的基本策略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两个突出特点。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集中地反映在一定的地理区域,不同的区域其地理特征亦不相同。区域地理复习不仅仅在于落实区域地理特征,还要让学生去联系、比较与综合分析各地理要素间内在的因果关系,启发、训练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意识和能力。那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真正实现这“双赢”呢?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区域图为躯体,以突出特征、比较差异为手段,赋地图以知识血液与能力灵魂”的复习策略,可以既落实了区域地理知识,又强化了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效果相当明显。

2区域地理有效复习的实施方略

2.1熟悉地图,控制区域:复习区域地理,关键是要学会将区域地理涉及到的自然或人文方面的内容落实到相应的地图上加以理解和记忆,学会运用地图去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比如对空间概念和空间联系的地理思维培养,在复习时可着重注意下列经纬线:东西半球分界线、0°经线、75°E经线(80°E、 90°E、 105°E、 120°E、 180°经线、75°W)及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南北纬40°、南北纬60°、南北极圈等’熟悉它们所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的地形区、气候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通过这些线穿越的一些重要参照点起“控制”作用。复习到这一程度的学生,当你给出世界上的某一点或线时,在其脑海中涌现的将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

2.2突出特征,比较差异:区域特征或区域差异的复习要依据课本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特点,对知识点进行重组和整合,编制相应的知识结构,运用知识结构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并突出“主干”内容的掌握。区域地理知识结构可从自然和人文两大要素加以整理。自然方面包括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相邻区域的位置关系)和范围、地形(地势起伏特点、主要地形类型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气候(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及气候与农业的关系、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危害等)、自然带(分布特征、成因)、河流或湖泊水文特征、自然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对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的影响等)。人文方面包括农业(发展条件、主要农作物类型及分布、农作物结构和熟制等)、工业(发展条件、主要工业部门及工业中心等)、交通运输干线、城市(首都、重要工业城市、港口、交通枢纽、特殊职能的城市等)等。在复习时又不能把各个区域要素孤立开来,应该把每个要素有机结合,分析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系统地掌握某个地区或国家的区域地理特征。如:以某一区域内的的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可分析该地气候的特点、分布与成因)、气候、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分布为成因推断该区域的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特点等。

在落实各区域特征的同时,可进行跨区域的专题比较。如:北非撒哈拉沙漠、南非纳米布沙漠、大洋洲澳大利亚中部、西部的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大沙漠、南皿塔尔沙漠、北美西南部沙漠、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等热带荒漠与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中国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侧巴塔哥尼亚荒漠等温带荒漠的成因比较;又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的纬度分布、经度分布等的区域分布差异比较,并进行成因分析比较等。

2.3归纳总结,升华知识:在解决具体的区域地理问题时,不仅需要清晰的宏观思维,而且需要综合的具体思维线索。而归纳总结是区域地理复习中广泛使用的方法,也是全面系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好方法。通过归纳总结,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将更加清晰和牢固,并将其迁移到其它区域特征的学习上,达到知识的升华。如:从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的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可联想到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岸等地的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并进一步延伸到非地带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分析。又如:从俄罗斯的亚麻联想到――中国的棉花――印度的黄麻一一坦桑尼亚、巴西的剑麻,其分布的纬度位置越来越低,反映了其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再联想世界棉花分布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中国的长江流域一一中亚――西亚大致沿着35°N附近或以南地区成带状分布,其中中国和中亚地区的棉花主要分布在暖温带,而美国棉花带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这又是由于中国和中亚地区的棉花产地气候的大陆性较强、光照条件较充足所致,由此又反映棉花的分布深受气候(尤其是光照条件)、土壤、水源等条件的综合影响。

2.4精练强化,提升能力:区域地理复习中,适当进行习题训练是强化知识掌握与提高知识迁移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但对练习题要进行精选精练。所选题目必须是立意明确、考查目标清晰;试题的情境设置和设问角度巧妙、科学、合理、恰当;题目使用的材料、数据准确;题目涉及的地图、图表规范,注记清晰。在解题过程中应深刻理解题意,认真审题,力求通过训练以掌握各类题型的解答思路和方法,要通过做练习题检查自己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查找知识点的缺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补缺,最终达到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区域地理有效复习的终极目标

区域地理有效复习最终要达到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二者的有机结合。要抓住区域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背景,应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来分析、解释区域的地理现象;在系统地理复习时,则以区域地理中的具体事例为案例,通过对区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来综合归纳出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从而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有机结合。

通过区域地理的有效复习,学生不仅要形成清晰的空间概念,还要对区域地理特征及区域差异有更深刻的认识,要熟悉最基本的地理原理、掌握地理分析方法和技能.形成地理思维方式,思路上更为开阔,认识上更加宏观,方法上更符合地理学科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能进.地理应试技能探究.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2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说明》把地理高考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其中区域地理部分包括世界海洋与陆地的分布、中国地理概况、区域可持续发展条件与发展方向的分析等。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考试卷来看,区域地理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试内容,也是文综的背景材料和文综试题的载体。在高考中,区域地理是考查高中系统地理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托,试题的设置往往从某一区域切入,由具体事实推导一般原理,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运用所学地理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试题具有出现频率高、情境灵活多变、覆盖知识面广、答题综合性强等特点,成为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瓶颈。

为了解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掌握的现状,笔者对所教高二文科班学生进行了调查。试卷发放40份,收回38份,有效试卷38份。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的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空间定位不清、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结合、对于区域特征的分析能力较差、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混淆等;中国区域知识略好于世界区域知识。

一、高中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原因

1.初、高中地理学习缺乏衔接,增加了高中的学习难度

(1)初、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存在差异

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世界、中国的地理面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主要任务是了解地理概况,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而高中新课标中关于区域地理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主要任务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则成为教学的载体。

初中阶段强调的是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地理基础技能。在初中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则强调理性认识地理环境,要求理解地理环境的特征、发展变化,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初高中教学目标不同,即“初中的知识,高中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地理学习。

(2)初、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态度存在差异

初中地理在学生的心中只是一门副科,家长、学生、学校,甚至地理教师对于地理学习和教学都不重视,因此对于课程标准的落实并不到位,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是应付了事。此外由于初三不设地理课,增加了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

(3)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存在差异

大多数高中学生沿袭了初中死记硬背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很少有同学做到图册在手经常翻阅,几乎没有同学通过绘制示意图来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记忆,并且不重视知识结构的总结,不关注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初中地理讲世界气候特点和成因时,教师就是直接告诉学生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以及成因,并要求学生记住即可;而高中学习气候时必须学会绘制示意图,识记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并要推导出气候的成因和特征,从而得出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只能记住“有什么”“在哪里”,却不知道“为什么”,更谈不上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迁移从而分析、比较其他区域地理特征。

2.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有限,区域地理缺乏系统复习

在知识体系中,初中地理不要求全面系统,因此对于某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讲解不全面,学生对于该区域的认识也存在漏洞;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从内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更加注重地理原理规律,知识难度加大。从时间上看,高中地理的学习也不可能全面系统。但是区域地理知识作为系统地理的背景,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例如洋流的分布、气候的分布、天气系统对我国的影响等,这些都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学生认为困难的就是和区域地理联系在一起的分布图。

区域地理复习课是初中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不是将初中教材的知识简单重复。教师要善于将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与高中的系统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二、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和技能缺失的解决策略

1.针对学生“区域定位不清”的解决策略——构建地图空间结构,明确空间位置联系

近几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中的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阅读背景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学生怕区域地理,面对区域地理试题无从下手,原因之一是不能准确进行区域认定。要想解决该问题,地图无疑是最佳工具,为此对地图的学习和训练必须贯穿区域地理复习始终。这也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弥补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有效办法。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它用形象的方式表示抽象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区域地理内容庞杂,记忆量大,都是以图为载体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作为区域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心中有图”基础之上的,学生必须自己建立起宏观大地图,才能从大尺度空间中准确定位出小尺度空间,进而分析其区域特征。

在一般的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先进行世界或中国总论的复习,而后进行分区区域地理的复习,因为课时紧张或对建立学生地图空间知识结构不够重视,在两部分知识之间没有过渡,没有联系,没有强调。如此学习区域地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两三个分区后,知识堆砌,引起混淆。因此对学生进行地图空间知识结构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日本”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用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图,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在授课伊始反复出现亚洲或东亚地图,加强不同尺度的空间转换,并强调不同尺度的空间位置联系,如纬度位置、气候类型等地理要素,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亚洲、东亚、日本的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图1)。

当零散的知识形成网络时,知识就会变得有序,便于记忆。同理,当空间地理事物按照尺度大小建立起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后,地理事物的分布也会变得有序,学生可以熟练准确地提取结构中的任意地区。

2.针对学生“区域特征判定不清”的解决策略——以区域地图为依托,构建区域知识网络

地图将广阔的地理空间和纷繁复杂的地理环境缩编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地图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广大地区的地理事象呈现出来,才能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地域空间分布的各种事物,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地理空间概念。

但是仅有读图训练还是不够的,面对区域地理繁杂凌乱的知识,如果没有条理,学生就会陷入记忆的“海洋”,死记硬背只会导致更快的遗忘,不能灵活应用,经常出现不能准确把握区域特征的问题。

区域地理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由若干要素组成,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的“八股”式学习,也不能是初中地理知识的机械重复,而是要与高中的系统地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才能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用提纲形式给学生分析区域的思路,对中国和世界区域进行不断的知识再现,明确每一个区域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例如对“日本”一课地理环境的分析后呈现出如图2的知识结构。

人的思维过程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会产生联想,这种联想要有依托,而地图就是这种依托之一。靠着这种依托我们可以把一些有关的地理事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学生阅读某区域地图时,联想到的不是孤立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是一个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特征。

3.针对学生“区域特征混记”的解决策略——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对比区域特征差异

近年来北京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中经常出现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的试题。题目提供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工农业、环境与环境问题等信息,要求考生对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并回答相关问题。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和区域差异。

世界上只有相似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区域,不同规模的地域系统在地球表面都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与区位属性,有着地理环境差异性,区域间也具有差异性。形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区的各地理要素存在差异。例如长江三角洲平原与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的形成,是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的气候差异,进而影响到土壤、河流、植被等地理要素,从而影响到人类活动,造成整体的差异。

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进行正确的复习记忆方法的指导,那么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堆砌着所学过的所有区域的区域特征,它们之间没有区域联系,也没有差异比较。当接触到这类试题,学生就会出现没有上位思想,不能从整体性角度看待问题的现象,进而陷入区域特征记忆的“海洋”中,在头脑中快速地提取出相似的内容,不管试题是要求比较分析,还是归纳总结。

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对于不同国家和区域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对于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比较,可以让学生看出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做到既兼顾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又不被某地理要素或区域禁锢,就区域讲区域。

例如,在复习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后,可以将世界几个干旱地区,如我国新疆和中亚、西亚和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端东坡地区的气候进行异同的比较。明确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同,但却形成了气候特征相同的干旱气候。

再如,带着学生分析完“日本”的区域特征之后,除了相应的巩固练习之外,教师还可以选取与该区域相似的英国,让学生进行自主或小组合作分析,以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分析方法的落实,达到分析能力的提升;同时让学生将日本与英国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即使同为岛国,但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不同,两国的区域地理特征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4.针对学生“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整合”的解决策略——依据地理事物联系,进行知识滚动复习很多学生感到迷茫的是地理试题在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中来回转换,同一道题,前面让分析区域特征,后面又要求分析某现象的成因,学生应接不暇,思维混乱。学生在作业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更多的是教师在高三总复习中没有将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进行有机整合,因此学生对这种试题不适应。在高考地理复习中,教师一般的复习顺序是在高二年级进行初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复习,在高三第一学期进行高中必修选修5本教材的复习,到高三第二学期进行专题复习。如果复习区域地理时仅要求学生在记住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线及重要的区域特征,而复习系统地理时只关注成因规律,那么这样的复习方法就是不科学的,是违反地理学科本质的。

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间一个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的整体,各要素共同构成了地域系统。例如在认识某区域时,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相互关系来揭示区域特征的,因此区域地理特征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

区域地理复习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地理事象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区位意义,还要解释与其他环境要素的空间关系。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中要结合空间分布,重视对具有空间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而在系统地理复习中,要重视在区域中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两部分内容的复习虽各有侧重,但一定要相互渗透,要重视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二者有机结合,进行滚动复习,将系统地理穿插到区域地理复习中,同时将区域地理贯彻复习的整个过程。

例如,利用世界地图,在复习大气环流时,在图中绘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在复习气候类型时,在图中填绘世界各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对应的自然带名称;在复习洋流分布规律时,在大洋中绘制洋流分布图等等。在一张图中叠加多个地理要素,既可以复习某个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又可以针对某个区域分析多个要素的相互联系。

三、结语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3

一、准确区域定位,夯实各区的基础知识和特殊知识

提高地理试题答题能力的前提是从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区域地理系统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历年高考来看,区域地理知识约占试卷分数的30%~40%,平时常说“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区域地理知识。从命题角度看,区域地理是命题的基础和背景,如果区域地理知识掌握不扎实,无论理论知识掌握得多扎实,答题也是南辕北辙,得到“一棋走错,满盘皆输”的结果。近年来高考试题的基本命题趋势是:根据各区域经纬网及典型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准确定位;以热点地区地理材料或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或地图,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呈现局部地区轮廓图(含剖面图)对比考查学生对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位置、地形、气候的判断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特色农产品的全球贸易。可见,区域定位及不同区域的基础知识是高考备考最后冲刺的重中之重。

二、熟悉高考20类地理常见简答题的答题思路

为了让每年的高考试题有新意,简答题的问题也趋于多样化,这就需要准确理解问什么,我应该怎么做。现将高考常见20类地理简答题答题思路归纳如下,供参考。

(1)原因(自然、人为);(2)条件(有利、不利);(3)影响(正面、负面);(4)区位(自然、社会、经济);(5)效益(经济、社会、环境);(6)措施(生物、工程、技术);(7)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8)要素(总量、结构);(9)评价(积极、消极);(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气环流、地形、洋流、距海陆远近、下垫面);(11)气温高低成因(纬度位置、冷气流影响、洋流、地形-海拔高低与阳坡阴坡、下垫面);(12)大渔场成因(有无较宽阔大陆架,是否为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处,是否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13)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矿产或其它资源);(14)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15)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16)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气温特征(年均温、最冷月均温、温差);(17)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主要地形区、海拔状况);(18)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种植历史经验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19)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2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主要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分配两方面概括),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的哪种分布趋势。

三、明确答题之要领

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指明了答题方向。为了提高答案的质量,需认真研究提问中的谓语动词。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要有因有果;

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这需要平时树立科学的观点,具备正确的地理思想;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地理高考试题中经常考查的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分析、对比、评价等

四、主观性试题答案之要求

“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文综规范答题的宗旨。

1.注意从图中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有效的信息,并能够适当地迁移知识。

2.规范用语,回归教材。

3.有多少问,分多少(段)答题,分段分点答题,每个要点尽量序号化。有条理,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做问答题首先要了解答题的步骤,问什么就回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分几节写。可根据题目的给分来组织答案,一般一个要点是2分或3分.这样如果是8分的题至少就得答出四个要点。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区域地理;地理备考;教学策略

区域地理部分是高考重点考查部分,在高考地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地理知识点繁多,各章节知识点自成体系,而试卷所呈现的题量又不足以覆盖整个知识体系。所以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自然或人文地理知识的题目十分常见,成为高考出题的主要套路。但在近些年的高考中,并没有直接考查所熟悉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以陌生国家或地区为背景,给出图文材料来考查考生的能力。这一方面是一种减负,因为不再过分要求对几个国家的各种地理事实的准确识记,但在另一方面,却是加大了难度。它突出能力的考查,加强了对宏观把握、读图识图、运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

从近三年的新课标卷来看,每张试卷的主观题都至少有一题是给出一个新地理区域来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在笔者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由于对新情景过于陌生,导致对这类试题的惧怕,不敢下笔答题。在答题中也只敢写一些自己所记忆过的知识,不会结合材料,导致分数很低。笔者认为,考生不能对这些新的地理区域完全陌生,完全不知道这类问题的研究方法与思路,而盲目地去应对这些新地理区域下的问题。对这类问题的准备,应该在区域地理的备考过程中完成。

在高中学习的区域地理,一般以初中的地理事实为依托,运用高中所学的地理原理。而在义务教育阶段,种种原因使得大部分高中生的区域地理事实基础不牢,使得在高一高二的区域地理教学中普遍以教授地理事实为主,甚至将高中原理所适用的区域的现象也要求识记。这显然是淡化了对地理原理运用在地理事实上的教学目的。而在区域地理的备考环节,不应该简单地重复对地理事实的要求,而应该更注重地理原理在具体区域的应用,着重锻炼在区域情景下,如何利用所学的原理来解释地理现象,同时关注高考对区域地理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才是高效的。

【经典例题】(2014全国新课标2卷36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1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

这道试题就是以亚洲为背景来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的。背景是熟悉的北亚,这道试题并没有在区域定位上为难考生。也有很多考生在备考时对这一地区所发生的凌汛现象做了复习。但题目所问的并非是凌汛。三道试题都发力在对地理现象的原因解释上。力求考查考生的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思维能力。这道试题由于背景熟,所以答题易上手,但正由于题目背景熟悉,导致考生直接按照固定模式不仔细审题,加之题目信息量大,所以很容易导致题目答不全。

在第一问中,如果考生能从沼泽定义(指地表过湿或有薄层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出发,加之题目所给的条件(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和平时所学知识(此地多凌汛)就可以完整得到满分。

在第二问中,在所学知识中,惯用的通过植被覆盖率作答已无法奏效,但考生在充分解读图文信息后,就可以从河流侵蚀、沉积角度作答,从而得到较高分数。

在第三问中,通过材料解读,可以得出水中营养物质含量低与纬度高、水温低的特点,但无法继续作答,这时就要借助题目分值所给暗示,挖掘河流与河口地区的水文特征并与题中所给的水温和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相对应,从而得到因结冰期长和北冰洋营养物质少。这也是本题的难点所在。但试题答案也是可以通过合情的推理结合所学推断出来的。

附参考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笔者反思】通过这道经典试题可以看出,在熟悉的背景下,仍有新鲜的问题可以考查。并不是说简单地识记就可以解决问题,很多考生都知道鄂毕河有凌汛,结冰期长,却无法正确地在答案中写出,这并不是识记没有到位,而是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没有完整的地理学科思维,无法准确清晰地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这道题可以启发出我们在区域地理复习备考中的一些方法。

第一,注重高中地理原理运用于初中地理事实之上的训练。[1]在区域地理备考中,不光关注地理事实的识记,还要运用高中所学地理原理,解决地理现象。侧重通过历年高考题考过的区域,锻炼描述阐述事物的能力,自主分析其他显著地理现象,以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第二,注重地理思维能力。在学习区域地理过程中,往往以某一或某两个区域为研究对象。在备考中,要宏观地从地理的区域性角度出发,以一个区域为单位,着眼区域整体性,同时分析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目的是培养学科思维能力。

第三,注重图像的识读认读,培养读图能力。[2]对图像的认读是一项基本能力,对图像识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考试中得到的信息量的大小,也直接影响考试分数。尤其是区域地理问题,所给的图像尤为重要。但在备考中,由于所学地区已经十分熟悉,往往不能静下心来仔细读图,从而导致复习不高效。所以在复习备考中,要注重读图识图,还需要把某一地区的不同地图对照起来,组成一幅地图,从而做到融合多图为一图。

【新题赏析】(2015新课标2卷36部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图2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6分)

(2)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4分)

这道试题的两个问题比较常规,第一问在考查学科基础知识之上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故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而根据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结合生活即可答出防范问题是蚊虫叮咬,疫病(高温湿热)中暑,晒伤(太阳辐射强)等。第二问则考查工业联系,通过材料(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所示,可以得出有关机械制造、钢铁、管线等和铁路建设有关的工业部门均可获益。

附参考答案:

(1)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3分)

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蚊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3分)

(2)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4分)

【笔者反思】通过这道新题,可以看出,高考并未放松基础识记部分,考查的世界气候分布图也属于高中地理学科的重点知识。同为一套试卷的同一出题位置,也沿袭了之前的风格。在第二问出现的考查联系的内容也值得我们关注。从这道题中可以总结出我们在区域地理复习备考中的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

第一,对基本识记内容特别是有关高中部分的要落实。在备考过程中不能放松识记内容,往往识记内容在高考中得分并不高。但在备考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往往不能把初高中所有地理事实全部背诵下来,此时就应该重点注重高中知识。此外,也要注意高中原理的镶嵌,不能不知原理应用而盲目添加背诵。

第二,要有“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在复习备考中,要有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如果能准确定位所考的是哪一区域下的地理事物,有些问题就可以解决,或者说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式。一个区域地理知识十分丰富的考生地理成绩不会太差。但在有限的时间中,大量提升区域地理知识是不现实的,因为无法短时间识记大量的知识,就算能记下来也是无法灵活运用的,而高考考查的不在于知识量的大小,而在知识的运用能力。所以笔者认为在短时间内需要掌握“一定”的定位能力就够了。

第三,适当采取对比不同区域的方法进行复习。在高考中,由于试题量不大。比较的题型因为可以考查较多的知识点而受命题人青睐。在复习中有所训练,重点是掌握这种问题的分析方法,锻炼地理思维能力。

总结上述方法,区域地理学在于三点。第一,不盲目求多,精确重点知识,真正落实好识记,对所知道的地理事实能够运用。第二,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会读图识图与分析解决问题。第三,明确考查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参考文献:

[1]梁玉霞.区域地理复习中认知结构的整合构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Z1).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5

地理课程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十几年来一直受到重视。新一轮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三位目标的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而随着浙江“三位一体”学校的招生改革,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重点考查学生的基本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也在不断加大对知识获取、迁移和分析等能力的考查。但面对地理初中不考,学生不重视的现状,高中地理教师倍感压力,整体呈现出学生底子薄、理解难度大、兴趣低下等症状,在课堂上往往都是被动接受知识,效果大大折扣,这就要求老师教学要打破常规,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做到这一点呢?从这个角度出发结合会考要求,我对学生和教材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查阅了大量资料,研究教法,将必修Ⅲ第二章第三节《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和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进行整合,以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构建了一节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课《取田鲁之精华,造苍平之辉煌》。

【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本章教材的主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通过案例的形式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及经验,为我所用。尤其是现在,我国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都正在继续开发整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成功经验,有我们可供借鉴的地方;同时通过德国鲁尔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让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此寻求一条适合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可行性道路。

【学情分析】

由于温州市公开课,要回避自己的班级,所以在上课之前和学生需要进行必要的沟通,以便了解学生的状况及知识的掌握水平。目前,学生对这两节内容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记忆阶段,没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借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的机会,在对本部分内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鳌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及苍南矾山镇的振兴提出宝贵意见,学以致用,进行升华。

片段一:导入新课(2分钟)

教师活动:

(1)老师进行自我介绍:首先请容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刘,名达全,来自平阳。今天来到贵宝地苍南龙港,虽然我们素未蒙面,但我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我们共饮一江水――鳌江,虽然苍平在行政上进行了区分,但我们情感还是很深的,苍平一家亲嘛。

(2)抛出实际问题:苍平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的鳌江流域,区内自然资源丰富,但怎样能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实现资源与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家乡人共同关心的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兴趣高涨,消除了对老师的陌生感,课堂气氛活跃。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环境产生兴趣及思考,从而把他们引入课堂。

片段二:了解学业水平测试要求(2分钟)

教师活动:老师总结归纳及适当强调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及命题的方向。

学生活动:在教材相应部分主动作出标记。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考点的印象及明确自己复习的目标,更具针对性。

片段三:回顾并归纳总结已学知识(5分钟)

教师活动:

(1)抛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47~50,及P58~62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写出知识结构框架图。

将学生的框架图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并请同学给予适当的点评:

(2)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矿产资源合理开发

以鲁尔区为例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3)方法归纳:抛出问题――请大家概括研究和规划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一般方法。在学生回答后可做适当补充。

学生活动:各小组分别讨论,共同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派代表呈现。

设计意图:主动回顾旧知识点,变被动为主动,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

片段四:学以致用(20分钟)

教师活动:老师设置角色扮演,并抛出问题――同学们,为了更好的建设家乡,我们决定成立苍平经济发展智囊团,到鳌江流域进行实地考察,借鉴美国田纳西的成功经验,为鳌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献计献策。

调研活动如下:请大家阅读学案导学上的材料一,进行角色扮演。

(1)智囊团的成员包括政府官员、经济学家、企业家、环境保护主义团体,大家分成四组体验的角色,进行交流、讨论,并选出本小组的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

(2)完成考查任务后,每个考查小组需要提交一份考查报告,报告的要求如下:①语言规范,字迹、条理清晰。②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③每个小组要通力合作完成。

(3)任务分配如下:

政府官员:从气候、地形、河流和自然资源等方面考查鳌江流域发展的区位优势。

经济学家:考查鳌江流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家:借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为鳌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给的材料及图片进行新闻会并答记者问。学生之间积极探讨,分析材料,从中获取知识,并进行总结概括。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并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知识的迁移。

片段五:例题分析,加深巩固(10分钟)

教师活动:结合世界矾都――矾山镇的相关资料,提出问题。

(1)材料中反映出来的矾山镇发展区位优势有哪些?

(2)按可持续发展观点,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成功经验,你认为振兴矾山镇可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片段六:老师总结(1分钟)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节课我们就借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及德国鲁尔区的成功经验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目的就是要大家掌握并学会运用“研究区域不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一般方法,并能融会贯通,同时也希望有朝一日,各位同学真的学业有成,建设家乡,造苍平之更辉煌。

【板书设计】

取田鲁之精华,造苍平之辉煌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 福建地理 地理试题 备考策略

2005年起,福建省开始高考全科自主命题,2016年是福建省回归全国卷的第一年,且采用难度相对较大的新课标Ⅰ卷,应考过程中众多考生出现较多困惑,不适应全国卷的考试题型、方向等问题,出现学科能力素养的较大落差。本文对此加以总结,以服务福建广大师生。

1.试题总览

本卷试题注重对地理学科素养、学科能力和基本原理的考查。总体难度适中,题目成熟平稳,体现“信息切入、能力考查”的命题要求,利于学生快速适应,发挥应有水平。

1.1考试内容。

(1)人文地理与区域分析占主导。人文试题多从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成就中选取素材,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如兰斯塔德城市空间规划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城市的建设;区域地理重在考查学生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联系的能力,运用地理原理研究区域地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前沿信息和陌生知识的大量运用。出现贝壳堤、磷累积量等新知识和摄影天气条件等,学生需要通过先行理解,与原有知识重组,建构新知识体系,然后运用新知识体系分析和解决问题,综合性与灵活性较强,难度大,区分度高。如第11题,学生需要找出影响磷累积量的因素,分析四川西部山地自然环境的垂直变化,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做出正确的判断[1]。

1.2能力要求。

较强的思维综合性、逻辑性,多维知识重组能力。

地理事物具有空间分布、组合与联系等特点,主要体现在时空维度的发展变化。如围绕陶瓷产业的发展变化,在空间上由景德镇到佛山之间往返,时间上由明清时期到21世纪初期的跨越。综合题自然与人文、国内与国外交互考查,如俄罗斯堪察加半岛的设问,需要多维度联系已有知识,再结合材料有机重组,难度大,要求高。

1.3试题结构。

(1)问题层次明显,环环相扣。本卷探究性问题层次明显,环环相扣,除第37题外,其他题目均围绕同一主题递进式设问,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探讨和论证问题”的地理学科能力。如围绕茉莉花茶生产,考查茉莉花茶生产的区位条件、工业集聚及对其他区域发展的借鉴意义等。

(2)开放性试题,凸显学生个体差异。开放性试题已经成为必考题型。与往年相比36题第4小题设计了选择性问题。要求考生运用某一类知识作答,给考生留有多角度思考和答题的空间,给考生表达个人意见、看法的机会,反映其态度和价值取向。这类试题使得教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不再表面化、形式化。

(3)取消地理计算题,弱化地球运动知识。试卷中未出现地理计算题,如等值线、时差等方面的计算。近年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被弱化,转为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避免了部分学生的理科弱势,有利于文科素养的发挥。

2.错因总结

2.1知识储备欠缺。

地理学科理性思维较强,学生知识散乱,基础薄弱,题目看不懂,理解有误等直接导致答题失败。如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原因是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学生不能联系教材产业转移的相关因素就可能误答错选。

2.2材料解读不彻底。

主要体现在材料中心词、关键词、因素比较等方面。例如第7~9题需贝壳堤需要死亡的贝类生物大量且长时间在同一地方沉积;多个贝壳堤反映河流入海口位置多次变动,沉积量较大。第36题茉莉生长要求“喜高温,搞寒性差”“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土壤不能过湿”等关键。

2.3体系建构不完善,要点漏答。

学生碰到问题,提笔就写,欠缺条理性,往往造成方向错误和要点不完整,以偏概全等情况。如比较简单的第36题的气候条件,主要失误出现在未比较,气象条件包含的热量、温差、光照、降水、风、气象灾害等没有完整的体系。

2.4多维联系不足。

地理考试要结合材料、教材、图表、时空维度的转化,甚至跨学科知识的运用。如堪察加半岛上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需要结合高纬度低热量的现状,生物少;地形垂直差异大,可生存空间小;生存条件恶劣,严寒需要更多的食物热量等因素。第(3)小题拍摄选址除了要求能拍到外,还要求有部分摄影常识如隐蔽的拍摄位置、天气条件等。

3.备考策略

3.1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教材是高考命题的发源地,高考命题“取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必须让学生回归课本,落实双基,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强地理规律与区位原理的归纳和总结,例如地理基本规律和常用区位理论等[2]。

3.2加强区域定位,分析材料背景知识。

“无图不成题”,图像考查是地理高考题的主要特征,要强调学生学会运用经纬度、海陆轮廓、地形、河流分布及政区边界等方法进行区域定位。并联系教材,分析出该区域的背景知识,然后加以运用发挥,才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

3.3强化审题能力的训练。

获取和解读信息是答好题的前提。引导学生善于在文字材料、题干、设问、图例等信息中寻找关键字词,并解读其含义。审问题时要注意判断、归纳、比较、描述、说明、分析和评价等在答题要求上的异同和侧重点,注意限定的答题方向。审图时要能从图的类型、图名、图例、区域位置、图中事物及相互关系等方面获取有效信息,应多用新材料、非典型材料克服考生定势思维,提高审题能力。

3.4总结答题技巧,提高解题效率。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解答试题的基础与关键,而答题的技巧、方法则会提高做题的效率。在考试过程中,地理原理的考查都是通过试题的形式来展示的,学生在不断的训练、总结中得出答题规律,常用描述语言等,就加以记忆,灵活运用,特别注意解题规范的训练,避免学生明明知道答题方向或要点,却因为表述问题而大量丢分,考试将变得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7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已发展为广泛用于为制订创新政策提供经验基础的分析框架。然而,这一分析框架的利用在关键问题上仍然是模棱两可,比如创新的地理范围,即区域。本文回顾和总结最近区域创新系统相关理论的重要观点和争论,就区域创新的地理范围问题进行批判性审视。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ritical Review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has evolved into a widely used analytical framework generating the empirical foundation for innovation policy making. Yet, the approaches utilizing this framework remain ambiguous on such key issues as the territorial dimension of innovation, e.g., the region. This paper 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most important ideas and arguments of the recent theorizing o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uch issues of the territorial dimens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Key-word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regions, research, policy 1. 引言 由于全球化经济中国际竞争的加强,传统区域发展模式和政策的明显不足,以及全球许多区域企业和产业成功集群的出现,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流行迅速增加。许多研究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在刺激企业和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中,区域规模以及特有的区域资源的重要性。由此,存在争议的是,如果企业特有的竞争能力和学习进程是基于地方能力基础上的(例如,专有资源、技术制度以及共享共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那么这一竞争能力和学习进程能够产生区域竞争优势。换句话说,区域发展以及竞争能力的出现是由于地方能力的存在。区域创新系统相关文献已经就特定区域的创新、学习和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大量的描述和分析。本文旨在回顾和总结区域创新系统最近重要的观点和争论,系统地审视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缺点和挑战。 2.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和研究主体 自1990s早期,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就引起政策制订者和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方法作为一个分析框架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区域经济中的创新进程而获得广泛关注的。区域创新概念的流行与产业活动集群的出现是分不开的,也与区域创新政策的波动是分不开的,在这里,区域被认为是最恰当的规模,维持以创新为基础的学习经济区域。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没有普遍可接受的定义,但通常理解为一系列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正式机 构和其他组织之间相互作用,依据组织的和制度的安排发挥其功能,从而有助于知识的产生、运用和扩散。基本的争论是,一系列参与者产生广泛的和系统的影响,鼓励区域内的企业发展特有的资本形式,而这特有的资本形式是源于区域内的社会关系、规范、价值以及相互作用,其目的是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区域创新系统概念源于两个主要的理论和研究主体,文献的第一个主体是创新系统。基于经济和技术进化理论的改变,创新系统文献将创新定义为一个进化的社会进程。创新受许多参与者和因素的鼓励和影响,这既包括企业内部的和外部的。创新的社会方面指的是一个公司几个部门之间集体学习的过程(例如R&D生产、营销、商品化等等)以及与其他企业、知识提供者、金融、培训等等的外部合作。文献的第二个主体是区域科学以及集中于解释创新出现的社会制度环境,从一个区域角度看,创新是地方化的,是一个地方嵌入,不是没有固定位置的,是一个变化过程。因此,有关区域科学的文献既处理了近似的角色,即源于地方化优势和空间集中带来的利益,也处理了地方上占有上风的一系列规则、习俗和规范,通过这一系列规则、习俗和规范出现了知识的产生和扩散过程。换句话说,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是由企业和知识的生产、扩散组织在创新活动中共同合作来刻画的,例如高校、培训组织、R&D机构、技术转移中介如此等等,以及创新猜想文化,这些都将使得企业和系统随时间而进化。 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出现使得政策一度集中于地方学习进程系统的促进,其目的是保证区域的竞争优势。在区域创新系统框架内制订具体的、有目标的政策措施的正当理由是为了集中于提高地方企业的能力和效率,也为了改善它们的商业环境。从这个观点看,促进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有很好的理由进行相互作用),比如企业和高校或者研究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既包括局部的相互学习,也包括更大范围的商业团体和管理结构。因此,政策措施应定位于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发展中的易接近性,以及与具体的地方资源相联系的比较优势的发展。 3.区域创新与产业集群 部分作为一个地方性现象的创新概念在一些专门的产业附聚(agglomeration)或者中小企业产业集群(cluster)区域化 “成功故事”的基础上而得到迅速延伸。在许多案例中,大量的经验证据表明部分的学习进程和知识转移具有高度的地方性特征。人们逐渐认识到创新进程重要元素变成区域化了,有关区域发展的理论论述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些关键特征。 首先,创新是出现在一个制度、政治和社会背景下,区域是经济的相互作用和创新的场所,或者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形式”。这些理由是假定创新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创新能力通过区域团体是持续的,而区域团体共享共同的知识基础。集中于将区域作为以创新为基础学习的最佳的地理规模,这指出了在鼓励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能力中特有的以及区域资源的重要性。例如,波特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中持久的竞争优势总是地方性地密集,源于一个特殊区域高度专门化技能、知识、[规范的]制度以及相关的商业和顾客的集中。早期有关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支持这一观点,并且表明企业的创新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地方资源基础上的,例如专门的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分包者和供应体系、地方学习进程和溢出影响、对合作的地方传统和企业态度、支持的中介和组织以及顾客和使用者的存在。 其次,创新可以被看作社会关系中的嵌入,这些社会关系沿着文化限定的路线随时间而改变,区域背景战胜了规定行为角色和明确期望的一系列规则、习俗和规范,这些规则源于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例如,惯例、价值共享、规范和信任,这些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促进了在传递信息和交换知识过程的地方相互作用和相互理解。为此,正如Camagni指出的,“这种安排,或者这种复杂的网络,一个有限地理区域上主要的非正式的社会关系,总是决定了一个具体的印象和一个具体的内部表现以及所属感觉,这将通过协同和集体学习进程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学习能力的加强很大程度上倚赖于无形资产的配置,这些包括区域的内部动力、社会文化以及政治资产;不同参与者之间知识的非正式流动产生了大部分地方化的外形,以及区域为建立和保持其特有竞争优势的良机。这样,这些无形资产的发展成为建立区域创新能力和加强学习能力的关键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资产可以被看作源于社会关系、规范、价值和一个团体内部相互作用的具体资本形式,社会资本的存在以及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一个组成部 分,通过支持它们之间稳定的相互的交换关系,这将有助于在极度相关的网络中克服市场失灵或者降低市场成本。 第三,当地理集中和接近存在的时候创新容易出现,因此区域集群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一个关键角色。区域集群被定义为同一产业内或者相关产业一群企业,彼此之间在地理位置上接近,这意味着包括产业地理集中,包括所谓的“产业区域”。集群也包括公共机构,包括政府教育机构以及支持的服务,集群边界被定义为机构与产业之间的连接和互补物。集群具有共同的专门化、邻近和共同合作,从而导致在区域创新系统内产生间接影响和协同作用。创新活动得益于相似的和相关企业的经济活动以集群的方式集中,以及促进知识的间接影响和鼓励各种形式的吸收、学习和创新。正如Feldman和 Malmberg指出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单个企业与已经发展了的或者已经是新技术适应者的参与者发生联系的机会就会越大,与产业相关信息和知识的流动就会越充足”。根据这些学者的观点,总的争论是,许多企业在同一产业中竞争或者在相关产业中相互合作,这样的产业结构将触发这样的进程,即总体上不仅产生活力和柔韧性,也产生学习和创新 我们所理解的区域大多数是作为一个创新的所在地,源于对被描述为“学习区域”、“创新环境”、“集群”、“产业区域”或者“区域创新系统”这些地方的研究。虽然,这些研究给理解区域发展,以及考虑什么是促进以学习为基础的经济理想的制度环境提供了线索,但必须考虑这样的事实,这些研究并没有结论,而大部分是建立在少数“成功”区域基础上的。迄今为止,研究主要针对作为区域竞争能力源泉的学习和知识积累的“地方化”进程。因此,许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这涉及到创新进程如何发生,进程中技术改变是如何发生的。 4.区域创新系统方法 在过去十年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在经济地理学家、区域研究学者以及区域发展政策制订者当中变得越来越流行。这种方法的流行折射出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中附属于学习和社会环境的角色的重要性,这种方法的流行部分缘于它给地方经济发展的无形资产提供了一个叙述性故事,以及在似乎更加可管理的区域范围内提供了知识传播和学习的进程。从政策的角度看,这种方法广泛被采纳的一个简单理由或许是,在一个区域管理经济政策要比在更大范围内容易得多了。 相当多的研究已经开始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识别、描述特征以及有时对其根源和演化进行解释。区域创新系统完全详尽的研究以及研究方法目前还没有,但国家和区域研究的不同观点有助于说明区域创新系统的本质和原动力以及它的运用。 这些研究两个主要做法似乎是基于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基础上所运用一个分析框架。第一种做法是在各种区域比较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来探索在区域可能出现的系统性创新所合乎要求的标准,区域创新系统的比较研究旨在接合具体区域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分析新的发展区域以及政策运用的效果。但是完全理解和获得区域创新系统方法运用的程度是困难的,接下来是对区域和产业发展的间接影响,因为这在不同区域无法进行比较。不过,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可以对一般的隐性变量进行更加详尽的调查,观察在一些例子中出现的现象为什么在其他例子中没有出现。 第二种做法是通过评价给单个区域创新体系提供“点滴见解”,确定它们与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创新系统相一致的程度。单个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能够了解区域发展的本质和原动力,这种研究能够识别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出现和支撑负有重大责任的主要因素,在一个区域范围内社会和制度的原动力支撑着创新活动,表现了区域内不同参与者和因素之间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这一案例研究说明了制度环境和政策主动权的独特特征,每个案例环境的特殊性使得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任何单个模式能概括成功区域创新体系的原动力。 迄今为止,所有这些有关区域创新系统的各种研究的一个最根本问题是,不能确定哪一个区域创新系统是实际上的区域创新系统,比如,在一个区域内多少创新以及什么样的创新出现才能把它称之为区域创新系统?所有区域都渴望在组织和创新中扮演领导的角色就使得区域创新系统失灵?是否存在着一个区域创新系统,而现在有关的文献还没有弄清楚。 不管怎样,需要强调的是区域创新系统方法总是在很大程度上受经验调查的限制。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区域创新系统方法探索了区域创新能力方面的问题,此目的是为了能够最终对区域创新系统主要要素的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这种方法调查了一些要素,这些要素刻画了主要机构参与者、组成系统的企业以及其他机构参与者的特征。这种方法也强调了创新的主要轮廓 ,通过刻画创新行为指标特征,比如教育、区域R&D强度、技术基础以及技术输出(比如专利)。另外一个目标是解释区域在创新活动和区域竞争力方面的不同之处,这种研究方法地方和政府部门研究者特别喜欢使用,定义一个区域的特征和组成部分,然后给这个区域制定一个创新系统。 其次,区域创新方法围绕着这样一个事实演变着,那就是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是由一些选择性关键指标识别的,这些指标是有关组织和基础结构能力以及有关创新能力的区域能力方面的。获得不同创新潜力的主要过程要素(比如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被探讨,与此相对应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化也已经被论述。根据他们的观点,所有的区域都有某种区域创新系统,不仅包括具有显著创新条件的区域,也包括老的产业区域,边缘区域,乡村区域以及变迁区域。这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依据规模的强弱来定位区域创新系统的,区分不同区域创新系统是为了获得概念的多样性以及在丰富这种现象的经验基础。 5.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分析单元 有关区域创新系统适当规模研究的争论还远没有结束,有些研究者将城市作为创新进程的关键场所,因为城市是创新因素汇集的场所。类似的观点是将大城市作为创新系统的场所。有关大城市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已经得出结论,那就是大城市区域是创新最重要的场所或者具有高度的创新潜力,因为大城市给企业提供了空间、技术和制度接近的确定的资源。 另外一个分析单元是“地方”,它总是与城市和大城市有区别的。这些例子包括北京的中关村、纽约的Garment区域、奥斯陆的软件产业、多伦多电子积聚以及蒙特利尔的传媒产业和伦敦的服务产业。 更加聚集的分析单元是“NUTS II”。NUTS II分类法是由Eurostat发展的区域单元术语,这种用于区域分析的分类法不是简单的,而且存在一个重大的限制,那就是不得不对地理单元进行有选择的分析。NUTS II中区域的界定无须与完全同质和配套齐全的区域相一致。这种利用社会创新调查数据的分析单元专门反映了区域创新系统和创新模式的识别。 在一个甚至更加集群的水平超区域/低国家层次被使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解制度和政策在维持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中所扮演的角色。采用这种分析单元的合理性在于这样超区域层次是由具体的制度结构和文化传统组成的,而这些制度结构和文化传统能够促进、调整经济行为和社会活动。因此,这一区域单元的创新努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一个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 研究区域创新系统所利用分析单元的差异反映了一个主要问题,那就是将统一的概念框架向“区域”结构成分发展作为一个理论研究目标。结果,这将重新产生混乱,不仅关于在“区域”层次创新系统的运用和评价,而且有关它的地理边界。 6.创新系统的区域 Niosi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任何定义首先应该定义区域,区域创新系统方法采用众多规模以及利用大量分析单元,此外,相关文献对经常提及的制度背景的本质和特征是模棱两可的。在区域创新方法中,“区域”术语广泛用于地区,它任何地方日益成为一项经济政策,而“制度”被认为是存在和维持区域创新系统的关键,这些术语需要澄清。 相关研究提到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定义。在第一种定义中,区域被描述为地理上的界定,一个行政支撑的创新网络安排和制度,在规则的基础上与区域企业创新输出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第二种定义强调它是位于“土地区域”或者区域的文化方面,根据这一观点,区域无须有一个确定的大小,在具体标准方面是模糊的,它能通过一种特殊的关联或者关系特征有别于形成边界的地区,它具有某种内在的凝聚性。定义采用的类型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竞争能力强点或弱点的具体方面,而从两者之间做出比较是的。作为一个文化统一体,区域的含义最好能通过嵌入的概念获得,它强调区域系统的相关关联和相互依存。 总结相关文献表明没有几个区域才是真正的区域创新系统。然而,区域创新系统的多样性提出了一个定义和经验证实的问题。如果区域创新系统概念以其独特的形式而被广泛接受,并且用于衍生战略和政策,那么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和存在的基础仍然是模糊的,一个具体的区域以什么样方式可以标记为创新系统,至少相关文献还不清楚。 区域系统的经验描述是这个研究领域最具有争议性问题之一,区域组织这一新的形式被Markusen描述为“模糊的”,既不明确也不适合操作。区域创新系统方法清楚地认识到创新进程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 制度本质和关键要素。有争议的所有区域,不论怎么定义都有某种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方法的不足可能是解决一些根本问题的无能为力,这些根本问题包括如何“知道”一个区域创新系统以及什么时候能看到。许多分析因为其缺点而受到批判, 错误地坚持统一概念框架、清晰的定义或者概念化这样一些条件,比如区域、创新系统以及制度。当然,Asheim和Isaksen以及Cooke et al.已经在这方面做了显著地努力,他们将区域创新系统描述为一个包含“生产结构”嵌入“制度结构”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企业和其他组织从事系统地相互学习。这种描述说明了这一相互协调的整体的复杂性,那就是一个区域创新系统没有完全暴露什么构成了这一生产结构、制度结构、区域、参与者以及将它们捆绑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和内在关系。 6.结论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规范的、描述性方法,旨在认识一个区域内技术发展发生的原因。该方法已广泛被采纳,强调区域作为经济和技术组织模式的重要性,并且反映在政策和措施上面,此目的是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广泛地共识是,当企业通过与区域内各种支持组织及企业相互作用而成为更好的创新者,区域的创新行为将会得到改善。根据这种观点,区域的制度特征、它的知识结构、知识转移系统以及个体战略及企业行为在促进创新活动中能够体现重要的基本条件和促进因素。然而,区域创新系统类型的多样性造成了“定义混乱”和经验证实方面的问题,使得研究者和政策制订者很难想象一个区域创新系统究竟是什么,或者将会是什么。由此,该方法缺乏一个统一的概念性框架,根据这一框架或许能出现一个普遍的指导研究和政策的模式。强调区域学习以及非交易相互依存的存在,对于理解区域创新系统是简单的不充分的。制度的强调也是一样,只有了解什么样的制度以及在不同系统中、不同规模或者不同内在关系水平如何相互作用,这才是一个满意的突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已经就区域创新系统相关问题进行了批判性审视,此目的是提出一些问题,以便区域政策的制定能够调和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Porter.M.E. 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 Cooke P,Hans Joachim Brazyk H J,Heidenreich M.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rms: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the Globalized Word[M]. London:UCL Press,1996. FREMAN,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M],LONDON:Pinter; LUNDVALL,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ing[M],London: Printer,1992; Etzkowitz & Leydesdorff, Universities and the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M],London: Printer, 1997; Amable et al.,Diversity, c ohere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innovation[M], Science in Tomorrows Eroupe, Economica Iternational,1997。 黄鲁成.宏观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2(1):95-98. 盖文启. 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聂鸣,蔡铂. 学习、集群化与区域创新体系[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5):16-20. 朱英明. 论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J]. 中国软科学,2003(7):107-112. [11]吕文栋,张辉. 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战略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5(2):119-124. [12]林迎星. 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02(5):1-4. [13]钱平凡.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4(2):33-38. [14]李 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及其动力机制分析与政策[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34-36. [15]陈柳钦. 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J] .南京社会科学,2005(5):15-23.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8

一、高考命题趋势分析

近年来高考文综地理试题重视区域性和区域特征考查,通常以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地理能力。由于区域地理空间定位非常符合地理学科区域性特点,并且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因此今后的地理高考依然会将区域定位作为高考命题的一大亮点。2010年以来,广东文综地理试题两题非选择题共56分,题型为填空题、简答题、开放式试题等。知识考查点落实在某具体区域内,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通过文字和图表提示,其中具体考查区域一个在国内、另一个在国外。如国内区域:2010年内蒙古西南部的E市、2011年甘肃省中部的石羊河流域、2012年长入海口的上海市、2013年青海西宁市。国外区域:2010年中国与世界的贸易联系、2011年西欧及地中海沿岸、2012年加拿大西南部、2013年印度尼西亚。

二、区域定位方法确定

区域定位教学中,地图册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也是一种特殊的地理书。每节地理课都让学生使用地图册,查阅相关地理知识,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知识,一幅好的地图所起的作用往往超过了同样篇幅的文字记载量,它是对课本内容的补充和完善,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如何根据高考试题的特点进行准确区域定位,解决高考试题中出现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点?本人结合高考地理试题,总结出了区域定位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1. 利用主要经纬线准确定位

新高考背景下的区域定位,不再拘泥于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式的再现考查,而是以经纬网作为区域地理试题中重要的背景要素,着力对其区域特征的分析和解读。为此,应该在脑中牢记八个主要国家的的主要经纬线,以此推及大洲的地理位置。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做到心中有“网”,进而“以点定面”,即先确定某点,再以该点为中心(或作为参照物)推测某区域的大致位置和范围。参照点的选择应具备代表性和典型性,但参照点不宜太多,否则难于记忆而达不到目的。

例题1: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如下图)

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__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 。

此题考查区域定位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根据经纬度可知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南,所以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赤道附近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

2. 根据区域的轮廓特征或相对位置确定其位置

世界上每一个区域,都有一定的轮廓特征,可以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特征,也可以根据线状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界线、海岸线等)的分布特征和各点状地理事物(如城市、矿产、山峰等)的相关位置来分析定位。例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伊拉克国家像芭蕉扇、黄河则像个“几”字形、广东像象鼻、湖南江西像一对亲密无间的伴侣等。

例题2: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图中洋流的名称是( )

A. 加那利寒流

B. 西澳大利亚寒流

C. 本格拉寒流

D. 秘鲁寒流

根据图示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特点,判断此图为澳大利亚西南沿海地区,洋流是西澳大利亚寒流(答案为B)。

3. 根据地理景观特征,判断地理事物所在的区域或范围

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和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在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地理景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这些地理景观能正确判断所在地区位置,而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进行定位的重要线索。

例题3: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材料: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如右图)

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结合图中祁连山和腾格里沙漠等信息,可判断:石羊河在我国的河西走廊,故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面临的生态问题为土地荒漠化。

区域定位还可以根据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动物特征、土壤特征、河湖特征、地貌特征、人文特征等来定位。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判断定位;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判断定位等。由此可见,在进行区域定位的训练时,应该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先粗后细、从大跨度到小跨度、先总体后局部循序渐进地进行。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让他们在头脑中逐步构建一幅带有经纬网的地图,多读、多看的同时还要多练、多画。

三、提高定位能力的几种途径

1. 运用地图,才能不断提高定位能力和解题能力。

2. 可借助空间联想:在掌握某项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联系其他地理事物,形成联系线索。如七大洲、四大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世界自然带的分布。并由此可联系植被类型的分成――农作物的分布――农业类型的分布――土地利用类型等。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9

一、教学设想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为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地理教学尤为重视“四大核心素养(即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能力、人地协调观)”在课堂中的落实,从而培养学生能够从地理的角度阐释各类人、事、物呈现的现象和规律。但是作为高考科目,面对高考的硬性考查需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理解掌握主要知识。“时间”成为了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和“高考的需要”这对矛盾体关键所在,由此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成为二者由矛盾体转为互助体的重要途径。

为了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和“高考的需要”这对关键矛盾体,在区域地理复习中,能够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风采,开阔学生视野,又能达到高考的考查标准。现以《地形和地势》一节教学为案例,探讨高中学段区域地理的高效教学。

二、案例描述

(一)新颖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近两年各地卫士频道争先播演真人秀节目。这些节目给我们带来欢笑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山川的壮丽秀美,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关于中国山川的那些事!”

结合高中生的时代兴趣点,配以精美的节目宣传图片和色彩鲜明的地理景观图,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鲜活的课堂氛围。意在点燃学生学习的热火,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高效落实的前提。

(二)区域认知 注重知识获取过程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课,在教学中不能仅仅简单的传授知识,更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过程,形成区域认知的思维过程,以逐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因此本节课按照“欣赏篇-概况篇-观察篇-描述篇-探究篇-发展篇”的线索,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其梳理知识;总结解题方法,提升基本技能。

欣赏篇:播放自制短片《CHINA FROM ABOVE》请同学们欣赏,并注意短片中出现了哪些地理事物?位置在哪?有何特征?

通过“群山论剑”、“高原争霸”两板块设置,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感受中国山川的壮美。其中经纬网地图、景观图片与文字资料的组合,增深了学生对我国重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区域位置和自然环境认知,意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概况篇:根据“中国地形分布大势图”概括我国山脉的大致走向。

确定我国地形单元多是以山脉围成,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做好铺垫,意在提升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观察篇:运用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楼梯台阶实景示意图,创设情景设置问题。《爸爸去哪儿》花序:“姐姐”拿到栏目组的一张中国地形分层设色图,“姐姐”看不懂,问黄磊叔叔“这些黄色和绿色分别是什么?”

请同学们思考:1、博学的黄磊会怎么教姐姐识别中国地形图?2、结合“中国地形分层设色图”和“地形剖面图”,说一说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特点?(为把抽象知识具体化,最后呈现阶梯图片,理解自西向东的阶梯下降特点。)3、我国以山脉走向作为三大阶梯的分界线,请你结合中国地形图,指出界山。4、联系实际:我们所居住的石家庄这个城市在哪一阶梯上?5、结合中国各种地形占百分比饼状图,指出我国主要地形类型?6、高考试题有一类区域地形特征描述题,请根据中国的地形特征的归纳,类推其他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角度。7、高考链接 :结合等高线图,描述婆罗洲的地形特征。

问题设计由浅及深,贴近生活,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满足了区域认知的基本素养要求,即区域定位、有什么、什么特点。最终学生能够说出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并提炼归纳高考考查的“地形特征的描述角度”,应用到高考考题的解答中,满足高考能力考查需求。

(三)综合思维 探究区域发展状况

探究篇: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点,并创设相关探究问题。

1、我国东临太平洋,比较地势西高东低与东高西低两种情况,我国降水状况有何差异?2、(1)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指出对河流流向影响。(2)河流从高一级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3)说一说我国地势对东、西部区域之间交通往来影响?3、评价以山区地形为主,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

结合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的整体性原理,意在培养学生全面分析的综合思维。利用一分为二的事件分析法,意在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四)地理实践能力 提升区域综合效益

发展篇: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原则,分析井陉山区的发展方向?

材料一:井陉(xíng,山脉中断的地方,即太行山中东西向横谷),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陲。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驰名中外的韩信背水之战,著名的百团大战,井陉都是主战场。

材料二:如今井陉县城微水镇,多条地方公路与相距40公里的省会石家庄市相通。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石太高速公路,在井陉境内有三个上下口。从北京、天津乘车走京深、石太高速公路,2个小时即可到达井陉。

材料三:井陉县是河北乃至中国少有的非金属资源大县。其中“四石”(石灰石、白云石、硅石、花岗岩大理石)、一土(陶瓷粘土)、一水(矿泉水)质优量大。石材雕刻产品也已走出井陉大山 ,陶瓷业以原火陶瓷为龙头,生产的9大系列陶瓷名牌产品远销国内外 。

材料四:太行八陉地形图(图略)

结合身边地理区域l展实例,意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意识,增强民族发展责任感。

(五)人地协调观 树立科学地发展观

发展篇:以下是两处山区脱贫致富案例,结合他们的各自发展历程,谈谈你的感想?

我国2/3以上的贫困县分布在中西部的山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秦岭――大巴山和四川盆地边缘山区是我国贫困县比较集中的地方。

材料一:我国某一县属于贫困的山区,县政府要求当地老百姓把山上的森林砍光,有价值的中草药全部采光。结果,老百姓都有了钱,盖起了高楼,过上了好生活,但是环境越来越差,森林不见了,绿草没有了,清澈的小溪干涸了,而且崩塌、滑波、泥石流频繁光顾。

材料二:我国某一县属于贫困的山区,县政府要求当地老百姓集资修公路,架桥梁,保护环境,结果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老百姓有的当导游、开旅馆、做生意,生活水平提高,接着政府又进行招商引资,办工业。几年时间就超过了周围的县市,过上了小康生活。

学生比较两则案例,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意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树立环保在路上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课堂总结通过一副对联(盲目开发 各处必山穷水尽;人地协调 山区定柳暗花明。横批:大美中国)达到情感的共鸣,意在从知识能力的培养层面提升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