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效农业市场分析集锦9篇

时间:2023-08-17 17:51:41

高效农业市场分析

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1

关键词:市场结构;一体化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哈佛大学的S-C-PIStrueture-Conduct-Performance分析范式认为在一个产业内,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2000年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相当于重庆、四川、云南的72.62%、72.19%和92.94%,2007年仅分别相当于67.65%、66.94%和90.13%。与周边省份的差距越拉越大。2008年,贵州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16.4%。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相当于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40,%、61.75%和54.6%。多种原因造成贵州农业相对落后。本文依据S-C-P分析范式,对贵州农业结构、行为、绩效进行较为全面的实证分析,以期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探寻贵州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所在。

一、贵州农业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实证分析

S-C-P理论用市场集中度来衡量市场结构。本文利用农业从业人员和农业用地规模作为贵州农业市场集中度的指标。

1、农业产业从业人员集中度分析

占产业组织中农业生产经营者总数比重的0.12%的生产经营单位,其从业人员数量为66086人,占整个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0.5%,平均每个生产经营单位拥有从业人员8.91人。而农户占产业组织中农业生产经营者总数比重的99.88%,其从业人员数量为13147088人,占整个产业从业人员数的99.5%,平均每个农户拥有从业人员2.05人。从农业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布来看,每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拥有平均从业人员数量是农户数的4倍多,平均从业人员非常小,贵州生产经营单位的平均从业人员是264.36人,且农户数量是生产经营单位数量的866倍,因此从业人员大多数还是集中在农户群体中。通过计算,7418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集中度为CR=9,.%。根据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方法,与其竞争型市场结构标准(CR

从第一次和第二次农业普查的变化看,农户数量减少了31万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增加了1194个,说明农业生产在从农户向生产单位转移,整个农业生产的从业人员,无论是农户,还是单位,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少。

2、农业用地和耕地在农业生产经营者中的分布和集中度分析≮贵州总土地面积中,山地占71.34%,丘陵占20.97%,洼地盆地占7.69%。贵州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表现出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土地垦殖指数高,按耕地普查数据测算,贵州垦殖指数高达26.45%,远高于全国13.55%和西部地区10.13%。在全省耕地面积中,大于10度小于25度的坡耕地占50%,大于25度陡坡的耕地占30%。二是耕地数量少,质量差。对于耕地面积的数量,一直没有统一的观点,统计资料与详查面积差距较大。按耕地详查面积计算,如果剔除67公顷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134万公顷的15-25度的坡耕地,人均耕地面积只达到0.06公顷左右,即使按乡村人口计算,人均耕地面积也只有0.085公顷,耕地数量的严重不足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三是生态脆弱,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岩溶面积占土地面积的73%。另外,石漠化严重,全省石漠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0.9%,而且还在以平均每年5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由于分配时需要对地块的远近、肥瘦进行搭配,因而地块极为分散,根据笔者在威宁县小海镇5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每一农户平均地块为14.3块,甚至有些极个别农户的承包地达到100多块。如此分散的地块,无法实现规模经营。而全省产业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也没有实现规模化经营。

二、贵州农业生产经营者一体化市场行为实证分析

1、贵州农业生产经营者一体化现状

近五年米,贵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农产品商品基地为基础,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加强名优品牌培育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势产业群逐步形成,农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了“龙头带产业、一业带多产”的发展格局。

2008年全省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080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74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99家,企业资产总额121亿元,年营业收入111亿元,带动农户276户,辐射基地26万公顷。其中部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比2005年增加8家,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80家,比2005年增加了22家。除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外,2008年全省有市(州、地)级产业化龙头企业430多家,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270家。

2008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中介组织发展到4358个,比2005年的1446个增加了近3000个。截止2009年6月,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014户,注册资金超过8亿元,社员10万余人,带动农户50多万户,基本覆盖了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机作业、供销流通等20多个特色、主导产业。另据《贵州日报》报道,目前有1200余家农民合作社建立了生产基地,特色产业凸现的地区几乎全部有合作社。贵阳、遵义、榕江、罗甸等224家蔬菜专业合作社。都匀、湄潭、印江、贵州等105家茶叶专业合作社,铜仁市、惠水、独山、普安等327家香米专业合作社,黔西、六枝、平塘等427家养殖合作社,习水、清镇、望谟等93家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威宁、安龙、绶阳等120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都按照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高了农村市场化水平,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这些专业合作社中,目前年经营收入在200万以上的就有493家。

贵州农产品市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以贵阳五里冲综合批发市场为龙头,贵阳谷丰粮油批发市场、贵阳乌当蔬菜批发市场、遵义虾子辣椒市场、铜仁湄潭西南茶城茶叶批发市场等一批区域骨干市场为重点,各产地批发市场和小型批发市场为补充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发展格局。2006年全省年交易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就已发展到134个,其中亿元以上的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28个,年交易额在5亿以上的大型农产品综合和专业批发市场有6个。

2、贵州农业生产经营者一体化行为特征

贵州农业生产经营者反映了从半自给自足的状态向市场化方向的转变。2008年大农业的主要产品商品率为60.8%,小农业为43.8%。商品化率不高,但市场化趋势较明显。生产经营者的表示特征有(本文以农业一体化发展较好的贵阳市乌当区的调查为例进行说明):一是农户市场化意愿强烈。根据笔者在贵阳市乌当区5个村2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87%的农户希望通过企业或合作组织进入市场,但只有23%的农户对农业食业或合作组织有较多了解,反映了对农业经营一体化缺乏了解。65%的农户表示不知道如何获得帮忙或如何参与到各类一体化组织。数据总体表明,农户对农业一体化知识储备不足。其中23%对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了解较多的群体中,5%对农业龙头企业有了解,21%对农业大户有了解,9%对专业合作组织有了解。说明农业大户影响明显,为农户喜闻乐见。二是机会主义倾向严重。农户虽然加入一体化组织的意愿强烈,但履约率极低。2008年,某辣椒加工企业共签订合同281份。履约率仅为38%,三是对政府依赖心理强,但信任度不高。60%的农户认为政府应该指导农户加入一体化组织。51%的农户认为政府的帮助能够有效。

三、贵州农业产业绩效实证分析

1、贵州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贵州农业总产值逐年上升,由2004年的340.35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547.57亿元,增长了60.9%:同期全国农业总产值从21412.7亿元增长到34000.0亿元,增长58.8%。贵州在这一期间增长率略高于全国。贵州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处于16%-20%之问,而全国是11%-13%,贵州比重高于全国比重,农业比例依然较高。

2、贵州农业增长要素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平均每一农村劳动力提供的主要农产品产量作为劳动力生产率的衡量指标。从近几年农业从业者人均主要农产品产量来看,贵州主要农作物产量总体上增长不多,粮食增长较为明显,肉类生产还出现负增长,这主要由于家畜养殖的减少,而大规模的企业养殖并没有增长。从比较优势看,贵州在粮食生产方面条件较好。

本文以主要农作物的亩产量作为土地生产率的衡量指标:从贵州主要农作物2005-2008年亩产变化情况看,大部分农作物产量有所增长,但增长不明显(如表1所示),说明土地利用率提高不显著。

本文以每百元费用提供的农业纯收入作为资本生产率的衡量指标。表2所示资本生产率在呈明显逐年下降趋势。

3、贵州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分析比较

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及其变动来度量农业生产率的水平和变化,从而分析比较各个时期农业经济增长的总体状况、农业总投入和总产出的增长情况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增长情况。

纵向比较来看,贵州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0-2008年,贵州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17%,尤其在2000-2008年间农业生产率呈加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3.51%(见表3)。从全要素生产率的构成来看,1990-2008年,贵州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5.38,农业效率变化指数年均下降5.27%,反映了贵州农业生产率的增长是技术进步贡献的结果。

横向比较来看,贵州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接近于西部地区的平均值,低于东部、中部和全国平均水平。从构成上看,贵州农业技术变化指数年均增长率为5.38%,技术进步速度高于中、东、西部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而同期农业效率下降也最快,年均下降4.62%,这更加说明贵州农业生产率的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较大,而生产效率却亟待提高。

四、结论

贵州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农业生产规模小,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而影响生产总量和单产。

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2

关键词:农村金融;配置效率;超效率DEA;Tobit模型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1年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117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3126)、2010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20100204110030)

作者简介:杨希(1987- ),女,湖北武汉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罗剑朝(1964- ),男,陕西武功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4-0138-06收稿日期:2013-03-30

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要素,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手段,是农村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所在。货币资金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我国西部农村经济之所以长期发展滞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金短缺及由此反映出来的金融资源供给的严重不足和资源配置失衡且效率低下(唐青生,2009)。因此,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问题成为现阶段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解决好这一问题,也就解决了“三农”问题的关键。在这种经济背景下,通过对西部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综述

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问题一直是经济研究的热点,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Bencivenga (1991)基于资金配置效率视角,研究发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GDP增长的贡献大于提高投资数量对GDP增长的贡献。Coell(1995)认为评价资金配置效率主要是运用前沿分析,并综述了该方法在评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effrey(2000)分析了金融市场与资金配置效率问题,认为经济转型国家的财政金融部门配置农村资金的效率是低下的。Rioja(2004)通过研究不同经济发展时期金融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增长普遍存在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

国内学者关于资金配置效率也进行了大量研究。白广玉等(2005)认为我国农业金融资源存在“逆向流出”和“逆向配置”,前者是农业金融供给抑制的重要根源,后者是农业金融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谷慎(2006)指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农村金融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导致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条件无法满足。李季刚(2007)研究认为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未能在农民收入增长和农业产业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导致二者增长缓慢。温涛等(2008)发现西部农村资金配置效率显著低于东部和中部,西部农村发展面临资金投入不足与配置效率低下的双重约束。唐青生等(2009)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西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各省市间配置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向琳等(2010)认为我国农村资金配置效率呈平稳态势但效率偏低,西部农村资金配置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低于东部和中部。

从相关研究可知,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弱化已成为制约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就目前研究进展而言,笔者认为:文献较多运用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算,但针对西部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的实际情况与提升路径,缺少基于实地调研的深度研究。由于西部农村金融资源相对匮乏,不可能长期依赖资本投入的增加来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农村资金有效配置的机制培育与模式选择才是可行方法。

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如何衡量我国西部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哪些原因导致了农村资金的低效配置?西部农村资金有效配置的战略与政策如何?鉴于此,下文将运用超效率DEA方法,通过构建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指标评价体系来衡量西部农村资金配置效率水平,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资金配置的影响因素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一)指标选取原则

资金是资源配置的核心,评价西部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西部农业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即投入的资金是否创造了最大的产出价值。根据微观经济生产理论,生产投入的要素主要有土地、劳动、资本,产出主要是各种商品或服务等。

在此理论基础上,从投入和产出角度研究西部农村资金配置效率,将农户的投入变量(x)细分为土地投入、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其中土地投入(x1)为每户受访农户实际耕作的土地面积。由于农村劳动力兼业现象较为普遍,将农户家庭所有劳动力作为劳动投入变量(x2)。同时考虑到农业产业的投资回报一般需要1至2年的时间,因此选择投入产出期为一年,选取2010年农户实际获批贷款额作为资本投入指标(x3)。即资本投入指标选择在2010年末的指标,而产出指标选择在2011年末的指标。

农户产出变量(y)分为农业产出和非农业产出两类。农业产出(y1)是指农户种植、养殖以及各种农业补贴等的产出,以各种农业类相关产出的现金折算予以统计;非农业产出(y2)是指农户务工、个体经营等非农业产出,以各种非农业产出的现金折算予以统计。

(二)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评价模型设计

普通DEA方法只能判断决策单元是否DEA有效,容易出现大量的、甚至全部决策单元都为有效的情形,彼此之间缺乏可比性,不能对决策单元进行排序。超效率DEA模型在传统模型的基础上改进,可以对效率达到最优的决策单元进行再排序。利用超效率DEA方法得到的西部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是在具有多种投入和多种产出系统中测算出的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因此,采用基于传统CCR 模型的超效率DEA 模型进行分析:

minθsuper0

s.t.∑nj=1λjxij+s-i=θsuper0xi0,i=1,2,…,m

∑nj=1λjyij-s+i=yi0,i=1,2,…,s

∑nj=1λj=1,λj≥0,j=1,…,n(1)

(1)式中,θsuper0为效率指数,是决策变量;λj为输入、输出系数,是决策变量;xij为第j个评价对象的第i个输入指标值;s-i为输入指标松弛变量;yij为第j个评价对象的第i个输出指标值;s+i为输出指标松弛变量。如果θsuper0

(三) 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影响因素模型

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并不能找到影响效率的因素,采用Tobit模型能有效解决效率分布问题(李燕凌,2008)。Tobit模型是对部分连续分布和部分离散分布的因变量提出的一个经济计量学模型。如果Y*i 是介于0-1之间的截尾数据,且Y*i 与回归因子xj有关,则有如下线性回归模型:

Y*i=β0+β1xi+ui (2)

(2)式中,i=1,2,…n。由于观测到的因变量Y*i是截尾数据,因此采用Tobit模型来估计。当使用观测到的Yi代替Y*i进行估计时,得出的OLS估计量是不一致的,Tobit模型通过使ui服从正态分布这一额外假设来推导相应的似然函数。

三、西部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实证分析(一)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笔者于2012年7月的农户调查,调查问卷涉及2009年~2011年农户经济投入与产出的数据,主要包含农户的基本信息、贷款经历与评价、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政策落实情况、未来融资需要等模块。鉴于陕西杨凌区和高陵区、宁夏同心县都开展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工作,是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改革实验示范区,将调研区限定在这三个地区,对于研究西部农村金融创新,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具有代表性。为保证本次调研样本数据的精确性和代表性,在每一个调查地区选择农户人均收入水平相当的乡镇,首先从当地乡镇政府主管部门了解当地农村资金配置的总体情况,对当地农户按照经济水平分为三个等级,从各规模等级的农户中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样本,以入户访谈形式进行调查。

经过筛选分析,共获取370份合格样本数据,其中陕西杨凌区农户有19户,来自五泉镇;陕西高陵区农户有187户,来自通远、湾子、鹿苑、药惠、张卜五个乡镇;宁夏同心县农户有164户,来自河西、丁塘、王团三个乡镇。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表1数据统计结果

变量总体均值标准差杨凌均值标准差高陵均值标准差同心均值标准差农业产出(元)29802.9734035.2314294.1219260.6020189.5320400.5041725.1642161.93非农业产出(元)27543.7931800.0932571.4330399.1822061.4024164.6533105.7037899.19土地投入(亩)7.176.045.1310.025.594.479.146.39劳动投入(人)2.851.173.211.322.861.162.801.18资金投入(元)20954.8922030.5827500.0015000.0032041.6721886.0318171.4321581.45总户数37019187164数据来源: 根据调研数据整理。

从农户总体产出情况来看,农业产出高于非农业产出,在农户产出结构中占相对重要的地位。陕西杨凌区、高陵区的非农业产出高于当地的农业产出,并且非农业产出和农业产出的差距在杨凌区明显高于高陵区,而宁夏同心县的农业产出明显高于非农业产出。高陵区农业和非农业产出的水平和差异程度均低于总体平均水平,而同心县则显著高于总体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不同区域农户的产出均呈现出差异性,且农业产出的区域差异程度较非农业产出明显。

从农户实际经营土地面积的统计中发现,同心县农户平均经营土地面积(9.14亩)高出总体水平(7.17亩),杨凌区(5.13亩) 和高陵区(5.59亩)低于总体水平。劳动投入中,杨凌区(3.21人)和高陵区(2.86人) 平均每户劳动力人数高于总体水平(2.85人),同心县平均每户劳动力人数(2.8人)低于总体水平。资金投入中,杨凌区(27500元)和高陵区(32041.67元)农户资金投入均高于样本平均的资金投入(20954.89元),同心县的资金投入(18171.43元)低于总体平均水平。

在投入要素中,杨凌区和高陵区的劳动力和资金投入均高于同心县的投入,但同心县的土地要素投入高于杨凌区和高陵区。在产出结构中,同心县在农业和非农领域的产出水平均高于杨凌区和高陵区。不难发现,农户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向与其产出结构恰恰相反。因此,构造超效率DEA模型进一步分析这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二) 实证结果及分析

运用EMS1.3软件对调研的9个乡镇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进行超效率DEA估计,并对效率值排名,通过表2可对各乡镇投入与产出的松弛变量有一个直观认识。表2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评价结果

排序乡镇效率值θ松弛变量s- (投入)s-1s-2s-3松弛变量s+ (产出)s+1s+21王团1.3059 000002丁塘1.2469 000003五泉1.0843 000004河西1.0449 000005张卜1.0313 000006湾子0.9696 0071.6740.607鹿苑0.9641 00.5919.2008药惠0.9582 00.69025.4909通远0.7943 00.6143.28099.24DEA有效值θsuper0 的大小直接反映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的高低。在调研的9个乡镇中,王团、丁塘、五泉、河西、张卜5个乡镇的效率值大于1,为DEA有效决策单元,说明其农村资金投入产出效率达到了最优;余下的湾子、鹿苑、药惠、通远4个乡镇的 DEA有效值小于1,即没有达到 DEA有效。西部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达到 DEA有效的5个乡镇中除了张卜,其他都分布在杨凌区和同心县;而没有达到DEA有效的乡镇则集中分布在高陵区,其中,湾子、鹿苑、药惠等乡镇的效率值均大于0.9,而通远乡的效率值小于 0.8。

没有达到DEA有效的乡镇中,以鹿苑乡来说,效率值是0.96,s-1=0,s-2=0.59,s-3=19.2,s+1=0,s+2=0,说明资金配置效率是无效的,即用少于当前的劳动与资本投入就可达到现有的产出。同时,结果显示在配置效率无效的4个乡镇中资金投入的松弛变量值较大,存在较为严重的资金投入冗余现象,说明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配置没有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用。湾子乡产出松弛变量s+1=40.6,药惠乡s+1=25.49,说明利用现有的投入要素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农业产出。因此要通过对资金配置进行优化,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陕西杨凌区、高陵区和宁夏同心县都开展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样本总体中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农户比例为52%,调查样本中杨凌区只有5%的农户参与了产权抵押贷款,高陵区农户参与占比22%,而同心县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覆盖率高达91%。分析得知同心县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最优,由此可能推断农户参与产权抵押贷款能优化农村资金的配置,此推断将在下文中进一步验证。

四、西部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一)模型与数据说明

将各乡镇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系数作为被解释变量,选择农户个体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收入、往返金融机构便利程度、是否参与产权抵押贷款、金融机构服务质量作为解释变量。对于资金配置效率与各影响因素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提出以下假设:除农户个体特征外,假设人均收入,金融机构地理位置,参与产权抵押贷款,金融机构服务质量等因素对农村资金配置效率有正向影响。采用9个样本乡镇抽样调查的2011年数据(见表3),分析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设θ*i是前文计算所得的各乡镇DEA效率系数,xj为影响θ*i的因素,得到如下Tobit回归方程:

Y*i=αi+∑7j=1βijxij+εi (3)

(3)式中,Y*i为各乡镇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系数θ*i的水平;i为乡镇个数,i=1,2,…,9,j表示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个数,j=1,2,…,7。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在各调研乡镇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中,建立针对9个乡镇的Tobit回归方程,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分析,表4是各乡镇Tobit回归方程的结果。

回归结果显示,除湾子乡外的8个乡镇中,农民年龄对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具有正向影响,有6个乡镇的农民文化程度对资金配置效率具有正向影响。鹿苑、药惠、通远3个乡镇农民的人均收入对资金配置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在其他乡镇无显著影响。而鹿苑、药惠、通远3个乡镇都表现出资金配置的无效性,说明农户人均收入对农村资金配资效率的影响不占主导地位。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没有依据农户对资金的需求差异进行有效的资金配置,以扩大金融市场资金的覆盖范围,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程度,从而对资金配置效率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农户往返金融机构的便利程度和金融机构服务质量都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便利程度是对农户与金融机构距离远近、乘车时间与花费的综合考量,这一结论反映了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网点的覆盖率高有利于提高农村资金配置效率。金融机构服务质量会影响农户贷款的积极性,在9个乡镇中,王团镇、河西镇金融机构服务质量对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程度最大,且资金配置效率表现为有效,一定程度反映出同心县农村金融市场环境较好。

由于张卜乡、药惠乡的调查农户没有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因此只考虑其他7个乡镇的影响。对于王团镇、河西镇农户参与产权抵押贷款显著提高了农村资金配置效率,而在湾子乡却产生了负面影响,对其余乡镇均没有显著作用。这与预期不符,说明产权抵押贷款实施与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王团镇、河西镇的农村资金配置效率都表现为有效,因此,同心县农户参与产权抵押贷款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的主要原因。表3影响因素调查数据描述统计

乡镇性别年龄

(岁)文化

程度人均收入

(千元)便利

程度参与产

权抵押服务

质量样本数王团均值0.8342.126.9217.313.870.923.8852标准差0.389.772.8214.070.530.270.51丁塘均值0.8545.256.9918.443.790.903.8879标准差0.369.872.3416.630.780.300.49五泉均值0.6351.328.2111.734.530.053.9419标准差0.5010.123.1410.840.610.230.75河西均值0.8443.756.5611.043.090.943.7733标准差0.379.422.586.401.060.250.80张卜均值0.5348.168.539.424.110.003.6319标准差0.5116.352.066.581.050.000.68湾子均值0.8047.679.6011.314.130.603.2716标准差0.4110.332.597.420.520.510.96鹿苑均值0.6851.009.358.453.820.133.3060标准差0.478.272.355.860.720.340.70药惠均值0.5251.098.877.044.170.003.1023标准差0.5113.402.473.730.720.000.79通远均值0.4947.039.099.923.830.353.3569标准差0.5011.322.066.390.810.480.63注:男性为1,女性为0。参与产权抵押,是为1,否为0。便利程度,1=非常不方便,2=不方便,3=一般,4=方便,5=非常方便。服务质量,1=非常不满意,2=不满意,3=一般,4=满意,5=非常满意。

表4资金配置效率影响因素Tobit回归结果

乡镇性别年龄文化

程度人均

收入便利

程度参与产

权抵押服务

质量对数

似然值伪R2王团-0.0080.003* 0.014** 0.0190.115*** 0.098* 0.131*** 38.730.69(0.87)(0.10)(0.03)(0.12)(0.00)(0.10)(0.00)丁塘-0.0190.005*** 0.016*** 0.0130.040** 0.0650.171*** 55.770.59(0.66)(0.00)(0.01)(0.11)(0.02)(0.14)(0.00)五泉0.0760.007** 0.005-0.0240.061-0.1210.098* 18.820.09(0.28)(0.02)(0.69)(0.55)(0.37)(0.17)(0.08)河西0.0420.007*** 0.0110.0030.020.439*** 0.042* 29.610.27(0.41)(0.00)(0.15)(0.91)(0.25)(0.00)(0.08)张卜0.0670.004** 0.041*** 0.0120.044** 0.073*** 18.740.15(0.29)(0.02)(0.00)(0.73)(0.02)(0.01)湾子0.0260.0010.021*** 0.0080.126*** -0.065* 0.064*** 20.130.06(0.63)(0.69)(0.00)(0.76)(0.00)(0.08)(0.00)鹿苑-0.0280.008*** 0.021*** 0.039* 0.048*** -0.0190.042** 53.180.42(0.31)(0.00)(0.00)(0.06)(0.00)(0.59)(0.02)药惠-0.0270.006*** -0.0040.091* 0.111*** 0.052** 20.60.15(0.53)(0.00)(0.74)(0.09)(0.00)(0.03)通远-0.0190.005*** 0.024*** 0.036** 0.031*** 0.0030.053*** 69.030.35(0.40)(0.00)(0.00)(0.02)(0.01)(0.89)(0.00)注:括号内为双尾t检验概率值,*、**、***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

五、结论

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西部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存在地区差异。资金配置效率达到DEA有效的乡镇集中分布在陕西杨凌区与宁夏同心县;未达到DEA有效的乡镇集中在高陵区。2.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作用。多数区域农民人均收入对资金配置效率无显著影响,但在一些资金配置无效区域,人均收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3.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模式对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农村资金配置效率达到有效的区域,农户参与产权抵押贷款对资金配置效率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

建议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加强农村金融改革力度。西部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资金投入冗余现象,因此,必须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加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鼓励农村金融组织、业务和产品创新。第二,开发和培养农村人力资源。农民文化程度对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显著,应通过减免学费在农村普及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利用农技站宣传、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第三,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覆盖范围。农村产权抵押金融制度催生了土地等农村产权的解放,能够提供适合农业需要的以农村产权作金融长期贷款的信用制度安排,是提高西部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的可行方法。

参考文献:

白广玉,陈淼.2005.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10):39-41.

冯果,李安安.2013.包容性监管理念的提出及其正当性分析――以农村金融监管为中心[J].江淮论坛(1):109-116.

谷慎.2006.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实证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31-35.

李季刚.2007.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商业研究(8):173-176.

李燕凌.2008.基于DEA-Tobit模型的财政支农效率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9):52-62.

唐青生,周明怡.2009.西部地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法的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4):116-122.

温涛,熊德平.2008.“十五”期间各地区农村资金配置效率比较[J].统计研究(4):82-89.

向琳,李季刚.2010.中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区域效率评价――基于 DEA 模型的分析[J].农村金融(3):43-45.

朱汉平.2011.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路径:现状分析与选择取向――基于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的分析视角[J].江淮论坛(4):35-38.

BENCIVENGA R,BRUCE D.1991.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 [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58(2):195-209.

COELL T J.1995.Recent developments in frontier modeling and efficiency measurement[J].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es,39(3):219-245.

JEFFREY W.2000.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allocation of capital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58(1-2):187-214.

RIOJA F,VALEV N.2004.Finance and the sources of growth at various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Economic Inquiry,42(1):127-140.

(编校:少卿)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n Capital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the Western Rural Financial Market

YANG Xi, LUO Jianchao

(School of Economics,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China)

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3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企业价值;企业绩效;负债程度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3?0006?06

在我国,农业是关乎人民生计的基础性行业。而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现阶段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对我国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在整个产业的整体效益和发展模式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带动作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由于其特有的行业特征和受到中国特殊的宏观政策和市场的影响,在其发展历程中都会基本会出现多元化经营的“背农”现象。但是,在这其中,存在着不少盲目多元化、相关多元化和不相关多元化选择问题、多元化程度等问题,多元化经营是否真的能够增加农业上市公司的价值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正确的时机适度地实行多元化战略,才是农业上市公司克服其本身的行业弱点,提高经营绩效,增加企业价值的关键。因此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特点研究多元化战略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对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和整个农业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关于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的价值的研究中有三种结果。Lang and Stulz(1994)对多元化程度和托宾Q值进行衡量后,发现上市公司存在着多元化折价的问题[1]。Chung, K. H.和 S. W. Pruitt(1996)通过研究也发现多元化经营企业相较于单一经营的投资组合相比存在着折价[2]。Sanji Bhagat和Bernrd Black(2002)则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期多元化企业存在着溢价[3]。Charles P. Himmelberg,R. Glenn Hubbard和 Darius Palia(1999)认为多元化经营与托宾Q之间虽然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能完全成为一些企业经营绩效差的原因[4]。

国内关于该论点的研究也是三种结果。李玲等(1998)分析后表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企业价值也就越低[5];朱江(1999)通过研究得出多元化经营虽然不能提高公司绩效,但是可降低经营风险[6];金晓斌等(2002)认为,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其本身就是中性的,而且从整体而言,多元化经营存在着一个度,而且相关多元化经营策略要优于不相关多元化经营策略[7];姚俊、吕源和蓝海林(2004)认为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更倾向于多元化,经济绩效也就越高,但企业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的股权结构没有显著的关系[8];赵素姣、方培基和于英川(2005)对中国105家上市公司的调查研究表明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9];姚立杰等(2010)发现多元化程度越高,企业价值越低[10]。

国内对于多元化经营研究的视角很多,对多元化与农业上市公司企业价值二者关系的研究主要分两大部分:一是认为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不相关,二是认为应该适度多元化即实施相关多元化。郑少锋、何凤平(2008)发现,农业上市公司进行“背农”多元化经营的绩效与其多元化经营程度的关系,从资产回报率(ROA)来看,并无太大的相关关系,而从市净率来看,具有比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11]。这与多元化经营可以减少公司收益的波动性,降低公司经营风险,并对提高上市公司价值具有促进作用(姜付秀,2006)[12]不同。持与郑少锋等相同观点的还有王莹等(2006)、余国新、张建红(2009)[13?14]等学者。而高加宽(2008)对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发现涉农经营的风险较高,农业产业盈利不高,市场发展空间小以及借农业的“壳”享受优惠政策这几个原因是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主要动因[15]。王金凤、李平和贺旭玲(2011)认为在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公司规模上,农业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中都是处于劣势地位的[16]。冯锋,王明明(2012)基于高技术产业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5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等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17]。

综上所述,现有的国内外关于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元化的动因和后果上,而且关于多元化经营的后果意见不统一。本文想对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和其绩效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探究,并分析哪些因素会对两者关系起作用。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一般而言,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企业规模相较于A股市场上的其他行业上市公司而言较小,姜付秀(2006)认为,多元化经营是规模较大企业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所以说,规模小的企业有动力去多元化去扩大企业规模,从而取得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规模效应,再加上农业这个行业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因此,农业上市公司在多元化经营的初期,往往企业的绩效比较好,企业的绩效会随着多元化程度的提高而得到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多元化的风险也相对比较大,而且进入壁垒高和行业差异大,企业进入过多陌生领域所产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交易费用等各项费用和成本的增长可能会超过进入这些行业所带来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再者,企业进行多元化所分散的风险不一定能够抵消因多元化经营而新增的风险,随着企业多元化程度的提高,很难再继续分散风险,剩余资源利用率也很难再提高。一方面,农业上市公司本身资金有限,多元化经营就意味着企业要把有限的资金分散在各个业务,就会导致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增加财务负担,甚至导致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企业进入过多的新的行业会由于对其不熟悉,经理层管理水平比较低,管理者很可能会出现决策上的失误,导致管理质量下降,增加管理风险;再者,随着多元化程度提高而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姚俊,吕源,蓝海林,2004)。因此,随着多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绩效会不上升反而下降。据此分析,提出了本文的第一个假设:

假设1: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呈倒U的关系。

金晓斌等(2002)认为公司多元化经营是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寻求公司特质最优配置的动态搜寻与匹配过程。一个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或者实现较高的回报率,从而实现协同效应。多元化经营的这种协同效应主要来自于对共享成本的分摊和交互销售。范畴经济是指企业由于经营活动的多样化而带来成本的减少,这些成本的降低主要是通过对公司共享资源或要素的成本分摊而实现的(管益忻,2000)。企业的规模越大,它的规模效应和范畴经济效应就越明显。此外,在我国,企业的规模越大,从政府那里得到的支持和优惠就越多,特别是对于农业产业化先进水平代表—农业上市公司而言,更是如此。因此,提出了本文的第二个假设:

假设2:企业规模对多元化经营程度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起正的调节作用。

一个企业的多元化程度比较高时,由于涉及到的业务范围比较广,资源和资金需求比较大,当然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也比较大,如果同时这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高,加之许多农业上市公司普遍规模都不是很大,经营绩效低,就会给它融资造成一定的障碍,一旦企业的资金链断裂,所造成的对企业绩效的损害是不可估量的。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并不成熟,姜付秀(2006)认为有资本实力的公司通过多元化经营模式,进入那些具有较高盈利水平,在降低公司经营风险的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以负债方式进入多元化会导致企业的资本成本大大增加,从而会使企业绩效和市场价值下降的幅度加快。因此,提出了本文的第三个假设:

假设3:农业上市公司负债程度对多元化经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负的调节作用。

我国处于转型经济时期,外部市场经济的完善程度是多元化经营决策的重要因素。人均生产总值比较高的地区,其经济水平比较发达,市场经济比较完善。转型经济的特点就是市场机制不完善或者效率不高。在高度多元化企业内部存在着更有效进行资源配置的内部市场,可以大大降低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但是这种优势受到市场机制完善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具有比较完善市场体系的发达地区,这种优势并不是那么明显;另一方面,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市场所蕴藏的潜力和机会比较小,在这种环境下进行高度多元化,企业的市场价值很难提高,反而可能因为资源被分散而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所以,本文的第四个假设是:

假设4: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所在地区市场机制完善程度对多元化经营和企业绩效和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起着负的调节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考虑到各大上市公司上市时间的不同,以及在样本时间内各个公司可能出现的经营异常的现象如经营利润为负值的公司等,本文选取的样本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所划分的33家农业上市公司2005—2009年年报数据。本文所用到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开发的色诺芬数据库。

(二)变量定义与设计

在国内外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选用熵指数(Entropy Index)作为衡量企业多元化的标准,选用每股收益(EPS)和总资产收益率(ROA)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通过对企业规模(SIZE)、企业年龄(AGE)、独立董事比例(S)、资产负债率(Debt)和市场机制完善程度六个控制变量,建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三) 稳健性建议

此外,我们做了如下检验:用ROA代替EPS做因变量来重新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基本上与表2的回归结果一致(结果不再赘述)。

五、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2005年到2009年的沪深两市中的33家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对这些企业多元化程度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呈倒U的关系;企业规模对多元化经营程度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起正的调节作用;农业上市公司负债程度对多元化经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负的调节作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所在地区市场机制完善程度对多元化经营和企业绩效和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起着负的调节作用。根据上述实证结论通过研究,我们得到如下政策建议。

(1)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要适度,高度多元化的战略显然是不适合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情况的。适度地多元化战略并且是相关多元化能够给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带来良好的成长机会,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价值,有利于企业综合产出的提高,但是高度或者过度多元化反而可能会使公司综合产出反而下降,使得“背农”现象不利于农业上市公司的正常发展。

(2)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的程度要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化而变化。企业规模在开始的时候对多元化经营促进企业业绩提高的正向作用起着加速作用,同样,在后期,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业绩起着反向作用的时候,企业规模同样起着促进的作用。因此,在多元化经营过程中,要注重企业的规模对多元化经营程度和企业业绩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

(3) 农业上市公司在进行多元化经营过程中,一定要控制企业的负债程度。因为企业的高度多元化所带来的资产负债率过高从而导致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企业要在多元化程度与资产负债率之间把握好度。

(4) 不发达地区的农业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对企业业绩的提高的效果更为显著。这是因为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对两者关系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市场机制不完善表明市场上存在着很多可以利用的机会,更有利于多元化经营的成功。

参考文献:

Lang L H P, Stulz R M, Tobins Q.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5(102): 156?166.

Chung K H, Pruitt S W. Executive ownership, coproate value and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 unifying framework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6, 20: 1135?1159.

Sanji Bhagat, Bernrd Black. The non-correlation between board composition and long-term firm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 2002(22): 231.

Charles P, Himmelberg R. Glenn hubbard, darius palia, understanding the determinants of managerial ownership and the link between ownership and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9(53): 353?384.

李玲, 赵瑜纲. 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实证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 1998(3): 23.

朱江. 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和经营业绩[J]. 经济研究, 1999(11): 54?61.

金晓斌, 等. 公司特质、市场激励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J].经济研究, 2002(9): 67?73.

姚俊, 吕源, 蓝海林. 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 2004(11): 23?27.

赵素姣, 方培基, 于英川. 上市公司多元化与市场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5(22): 66?70.

姚立杰, 等. 多元化、公司价值和投资效率[J]. 科学决策, 2010(12): 9?18.

郑少锋, 何凤平, 等. 农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 84?88.

姜付秀. 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决定因素研究[J]. 管理世界, 2006(5): 128?135.

王莹, 施锐敏. 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 金融经济, 2006(2): 87?88.

余国新, 张建红. 企业多元化经营与生产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农业上市公司的分析[J]. 2009(2): 300?306.

高加宽. 农业上市公司“背农”动因实证分析[D]. 四川: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4

关键词: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70

1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研究

综合现有资料来看,针对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较少,李万君和李艳军通过对我国农业企业科技创新模式和风险的总结研究,确定在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面临企业主体意识较低、创新水平不足、市场环境复杂等风险,我国农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肖更生等人则确定在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创新决策阶段、研发阶段、生产阶段和市场阶段共存在包括技术、人力资源市场、经济、政策等10个风险因素,同时确定了针对不同阶段风险因素的管理策略。高启杰通过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企业需要从自身和外部环境2方面进行建设,以保证企业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综合现有研究来看,针对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研究集中于对企业面临总体风险的研究。美国工业协会统计表明,在技术创新失败的原因中,产品技术失败率仅占据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率的22%,另外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占据总体失败率的14%,剩下的63%则是市场营销的原因。尤其农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和营销市场的变化加大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因此,从市场和营销角度来说,积极明确市场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能够有效确定农业发展需要和技术创新成本,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营销风险分析

本文将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分为决策阶段、技术研发阶段、农产品生产阶段、市场阶段等不同的阶段,结合50家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在不同阶段面临的政策、经济、自然、技术、市场、营销、管理等风险情况,利用样本收集和量表分析的模式,同时借助SPSS计算工具确定市场风险因素和营销风险因素的风险系数,进而确定2种风险因素对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2.1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在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新型科技产品往往无法站到合适的市场,利润低下、分散经营的模式不利于对于科技成果的把握进而也不利于科技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在创新决策阶段,市场风险得分在7分以上,技术研发阶段在6分以上,生产阶段再次达到7分以上,市场阶段接近9分。

创新决策阶段,消费者和市场潜在能力对新型技术应用具有直接影响;研发阶段,企业无法准确判断该新型技术是否具备市场推广空间和利润空间,因此同样需要面临市场风险。生产阶段和市场阶段则需要考虑新技术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等,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更多。

2.2 营销风险

由于农业技术创新型产品的特殊性,其需要在充分考虑市场需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I销策略,进而提高市场的产品接受度。创新决策阶段,营销风险得分在6分以上,技术研发阶段在5分以上,生产阶段则达到7分以上,市场阶段更是达到8分以上。

由以上数据分析也可以表明,营销风险直接关乎企业是否能够推动新型技术和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应用,影响企业市场价值的实现。而企业营销策略的失误,不仅会影响其知名度,而且会对企业后期技术创新发展造成影响。

3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营销风险考虑

3.1 提高市场营销风险意识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在决策制定阶段,即需要将市场风险和营销风险纳入考虑范围。企业需要转变只重视生产的营销理念,在追求产量第一的同时,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利用成熟的营销手段、充分的市场预估等,借助新产品打开市场空间,进而帮助企业激发总体生命力,实现技术创新服务于市场开拓,市场开拓再次推动技术创新的模式,促进新时期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应用和发展。

3.2 加强农业市场环境的调查

加强农业市场环境的调查,做好市场环境的预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市场环境调查,集中于对我国当前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政策、现有农业经济形势、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以及市场内其他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等进行调查。

利用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调查,了解企业所在地域的消费水平、文化水平、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明确企业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进而为企业科技创新寻求合理发展依据。

通过对企业现有文化、企业运营制度、企业基本规模、企业获得的国家政策支持条件等的调查,了解企业现行技术创新基础。

通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全面调查,了解农业企业现有市场运营条件,进而保证市场营销活动效果的最大化。

3.3 完善商品生产和营销策略

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商品策略和营销策略的转化,提升商品的技术内涵,提高企业综合实力,进而利用品牌效应推动新型技术市场营销的有效展开。

从商品策略来说,为提高技术创新的针对性,促进新型技术的有效推广,可以利用粗放农业、多种经营的模式,实现商品的组合营销;引进新型农产品品种,并结合地域条件进行模仿创新,加速当地农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开发绿色农业和观光产业,利用绿色农业进行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利用观光产业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和动力支持。

从营销策略应用角度来说,需要注重人才培养,保证人才尽快熟悉新型农业企业技术;保证科研人才工作动力的持续性激发。当然也可以利用人才引进的方式,补充现有人才结构,促进科研氛围的形成;利用广告策略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进而也为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提供必要的空间支持。

3.4 强化市场营销重点内容关注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为提高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促进新型技术的有效推广,需要重视市场经营过程中潜在市场容量的开发,同时及时把握消费者对于新型产品的接受程度。需要着重提升新产品的质量,重视企业营销推广能力的提高。而在创新技术决策方面,则需要以消费者需要为准绳,以市场需要为标准,为技术创新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加强对于该阶段重点内容的关注,以便最大限度提升新技术产品的应用力度,满足消费者的新型消费需要,当然也为企业后期技术调整和研发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万君,李艳军.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模式、风险、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5(21).

[2]肖更生,姚琼,李崇光.技术创新的风险识别:农业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

[3]高启杰.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7).

[4]张艳玲.关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创新的若干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32).

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5

关键词:农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本文为河南2014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国内外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与借鉴的配套论文(编号:2014312)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30日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改革持续深入,农业工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社会稳定的核心工作,针对农业方面的制度性变革持续深入,农业产业化,农业资源的重新整合已经持续推进,并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我国农业已经逐步地从自给自足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城乡发展二元化的状况已经得到一定改进。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农业企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无序竞争等状况依然十分严重,本文试图用商业模式理论对农业企业的资源配置、核心竞争力、目标市场选择,产业链定位和市场定位,分销渠道,伙伴关系,客户关系等要素进行分析,以其探索出适合中国农业企业的发展模式。

二、相关定义解释

商业模式的理论概念最早出自于IT经济中,后来这一模型被逐步地引入到对普通企业的分析过程中。从现阶段来说,关于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虽然数量众多,但这个理论体系还没有进入成熟阶段,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没有构成,现有商业模式模型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只能对某种类型的企业具有指导意义,还缺乏对全体行业企业的指导作用。但是,商业模式理论给了人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有效的企业运营行为。

国内外专家对商业模式有不同的理解。OSTER-WALDER提出了九要素模型,具体包括:核心能力、资源配置、价值主张、分销渠道、目标顾客、伙伴关系、客户关系、成本结构和盈利模式九要素。OSTER-WALDER认为商业模式应该回答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企业应该如何确定目标顾客群,以及为这一特定群体提供何种产品和服务;2、如何获取为了创造或生产这一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能力与资源;3、如何将产品或服务传递给目标顾客,如何通过顾客搜集对产品或服务的意见与建议;4、如何确定提品或服务的成本及收益。九要素模型对于企业的核心战略有清晰的描述。本文以九要素模型为理论基础对中国农业企业进行分析。

三、农业现有商业模式分析

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企业进行不同的资源配置组合,构成了不同的商业模式组合,本文对农业现有的商业模式核心资源的创新所带来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农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一)以双汇为代表的全产业链控制型农业企业。全产业链控制型是目前发展最为普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具体是指以农业品加工,营销企业为龙头,或者围绕几个重点环节进行控制,往往有自身的目标客户,品牌主张,通过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实行有机的联合,进行一体化经营。这种形式能够有效地利用闲散的农业资源,在养殖业和种植业中比较盛行。在实际运行中,公司企业联合基地,基地联合农户,公司企业直接面对分散农户,进行分工协作。

双汇从养殖业、饲料业、屠宰业、肉制品加工业、包装商业等各环节对产业链进行纵向整合,始终将重点放在屠宰业和肉制品加工业这两大主业上,先做大主业,再做相关上下游产业。养殖环节、饲料环节是采用产业链外包的模式,养殖环节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为主,与各个村镇的养猪专业户签订合同,按照一定标准统一收猪。

这种模式让双汇有效的盘活了养殖业市场现有的资产,激活了低效的农民养殖环节,双汇通过自建屠宰环节和销售环节,通过屠宰环节实现了产业链的增值,通过销售环节掌控了市场,从而掌控了整个产业链,实现了农业基础资源,农民和土地价值到价格的有效转化。这种模式,分别在核心能力,资源配置,分销渠道,目标市场等方面相对于之前的肉制品企业进行了创新。能够实现生猪的规模化和低成本运营。

这种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以产业链中进行有效和公平的利益分配。从上游环节来看,养殖户的生产率偏低,而且多以散户的形式出现,没有统一的组织,所以缺乏对下游的议价能力,在产业链的利益分配环节中处于不利的位置,很难获得满意的收益,当猪肉市场需求旺盛的时候这种矛盾还不明显,当猪肉市场稳定下来甚至下滑的时候,利益分配的矛盾就会被激化,瘦肉精事件就是典型的代表。上游为了保障自身利益,不合规定地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产品质量。最后整个产业链的利益受损。不少企业也针对这个进行的优化。比如白家食品公司,伊赛牛肉,通过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进行运营,原材料的供给由公司进行监管,农户以人力土地投入经营,和公司以合资的模式进行经营,但是核心问题仍没有解决,如果市场下行,占据产业链核心地位的公司势必会以牺牲农户的利益来保障自身利益,上游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则上游的生产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

(二)专业细分市场+农户的专业市场带动型模式。专业农业市场以追求农业规模经济,促进农产品的专业化和集中化生产,满足流通的需求为目的。比如陕西洛川的苹果交易市场,浙江舟山额水产品交易市场,江西赣州的脐橙批发市场,黑龙江的牡丹江木耳批发市场,重庆的生猪交易市场,云南昆明的花卉批发市场等等。农业专业市场是有形的市场,即为某一类农产品提供交易的场所。随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农业市场改革的深化,农业市场细分势必成为一种趋势。专业市场带动模式指以专业市场或专业交易中心为依托,围绕当地产业优势,通过培育和发展各类农产品市场,特别是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拓宽商品流通渠道,带动区域专业化生产,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扩大经营规模,形成产业优势,节省交易成本,提高运销效率和经济效益。这种模式的问题是主要适用于粮食,小额农副产品销售等买方市场比较明显和水果、花卉、水产等季节性,时效性较强,受市场约束较大的行业。尤其是我国的基本土地政策属于包产到户,起码在现阶段,农业资源的组织还处于无序化状态,这种专业市场模式随着农业经济的自由发展很容易演变成同质化竞争,由于农业资源还处于分散化状态,而且往往是基于政府指导,农业市场的建立是基于政绩工程,这种同质化竞争有可能会一直重复下去。

四、建议

通过上文的理论和案例分析可见,虽然近几年农业经营的蓬勃发展,不断从纵深方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带动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产业布局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可以说我国目前的农业经营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宏观农业资源配置和微观农业企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逐步放开农业核心资源的政策性监管,实现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政策的放开及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产品市场交易逐步扩大,原来自然、半自然经济状况下的农业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但是,由于目前农业资源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所以发展农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农业商业模式发展的核心之一是延长产业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谈判地位,节省交易费用,其实质就是农业的市场化农业商品化、农产品交易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出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以单个农户为基础的小农经济,组织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让小农经济演变成现代化农业经济必须释放农业基础资源,我国只有农业人力资源是相对自由流动到工业中,其他资源受政府而非市场控制,整体产业资源配置相对低效。

(二)推动农业金融发展,政府向民资、外资放开农业相关金融市场。在计划经济时期,资金资源高度集中于重工业发展,这种政策导向使得农村几乎没有资金积累,失去了自我发展能力,逐渐发展成了固化的工农差别。随着国内金融企业的持续市场化,资源自由流动,更会偏向于回报率高的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农业收益较低,会导致资金、土地、技术和高素质劳动力的持续流出。随着农业改革的持续进行,农业为追求更高的发展,势必会向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省级,对资金的需求会逐步增加。

在现今的农村金融体制下,农业所面对的金融市场极为狭窄,单个农户只能从农信社获得小额艾宽,农业产业对外资和私人资本的开放程度不够是约束农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放松国内农业企业的金融资本准入门槛,是进一步发展农业企业的条件之一。

(三)打破农业资源以行政区域划分的状态,推动龙头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作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其规模和实力直接影响到产业化经营的成效和农民的实际收益。我国农业企业长期以来受地方政府控制比较严重,体现出整体农业资源分散、农业企业规模偏小、重复竞争的状态。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直接造成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偏高,从而不具有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而且农产品加工转化层次较低,从事农产品初级加工者较多,而从事精深加工者较少。产品综合利用水平普遍较低,由此导致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严重制约着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低,绝大多数不符合国际标准,产品的商品性和出口创汇能力很低。因而难以与国外产品多元化,智能化的大规模的现代农业企业竞争。

(四)鼓励农业企业进入全球农业产业链,进行农业资源配置。从市场发展情况来看,短期内,我国农业市场需求不会激增到支持我国农业企业进行大规模投入的市场状况,另外,除了农业运营资源的配置问题外,国内农业企业的技术研发,市场运营,内部管理距离国外先进的农业企业也有一定差距,另外,低成本与大规模生产已经成为中国工业企业的重要竞争力。能否把这种模式移植到农业生产,农业企业通过参与全球农业产业链分工,形成自己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也是农业发展可以采用的途径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6

关键词:垂直农场;高龄者;都市化

中图分类号:TU26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263-05

1引言

逐渐都市化的台湾,虽然人口成长,但人口高龄化及都市过度的发展,高密度的居住空间,造成绿地及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粮食自给率从1981年的53.8%,逐渐下降到32%,引发粮食安全疑虑(朱淑娟,201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到2050年世界上的高龄者将成长一倍,从2006年的11%增长到22%,同时都市化的速度愈来愈快,截至2007年,全球一半的人口居住在都市,2030年都市人口将增加到3/5。随着高龄人口的增加,高龄者相关问题也日益重要,高龄者的照护及社会环境的应对都需要重视退休后的高龄者生活空间环境是否符合他们的需求,以及社会政策的指标是否足以供应未来高龄化社会的需求,这些问题是值得被探讨。

台北市人口密度居全台湾第一,交通流量十分庞大,处于快速城市化的中期,环境资源瓶颈效应突显,城市的新一轮发展迫切需要转入内涵式、集约化的轨道,城市中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受到极大限制,“垂直农场”成为一种相对可能的选择。“垂直农场”是一种将农业与建筑结合的特殊形式,它打破了农田与城市景观对立的传统观念,将生产性景观引入城市,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绿色空间。

本研究探讨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的认知及态度,研究目的为:

(1)了解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认知及态度。

(2)建构适合高龄者的垂直农场型态。

(3)建构小区互助型都市农场,成为绿色交流平台。

2文献理论与回顾

近年来,随着都市规划的不断发展,都市用地日益紧张,都市的建筑和道路已约占都市用地面积的2/3,可用于绿化的面积非常有限,因此,向空中发展实施立体绿化将成为今后都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张育森,2003)。而永续议题、食安问题与高龄化社会,务必为未来社会发展之重要考虑。本研究藉由垂直农场与高龄者居住环境相关议题进行探讨。

2.1垂直农场发展及问题

垂直农场也叫立体种植农场,是把田地向多层建筑的楼层化农场发展,在人工修筑的多层建筑物里,充分利用可循环的能源和温室技术,模拟农田的农作物生长环境,进行各种高效的农业生产。垂直农场的概念最早由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环境卫生学及微生物学名誉退休教授迪克森・戴斯波米尔(DicksonDespommier)于1999年提出,该思想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世界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考虑,希望利用垂直农业的生产模式为人类食物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垂直农场之推广之优点,本研究整理几位学者对于垂直农场之相关研究进行探讨,整理如下。

(1)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让农场往高处发展,可以节省耕地面积,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2)垂直农场里,通过雨水收集系统、中水系统等环保技术,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成清洁的能源.或者净化污水。

(3)把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变成真正的充满绿色和生气的绿色森林。

(4)调节城市的微气候,保护整个生态环境,为节能减排做出巨大贡献。

(5)提供大量的休闲空间.解决城市居民休闲需求。

(6)垂直农场可以为城市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让在城市中的农民有机会从事自己熟悉的行业,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让城市的失业率、犯罪率减少(廖本闵,2012;陈旭铭,2012)。

(7)垂直农场可增加农产量,全世界的农业生产率可达到现在的10倍或者更多,部分农作物的产量可提高50倍或更多。

(8)节省运送蔬果到各地时的挤压及浪费,过去运输的过程中,大约有20%都会遭到挤压或变质而导致浪费(周立勋,2014)。

垂直农场之潜力不仅提升永续议题、景观美化及食安问题,李雁冰(2011)指出感知觉在立体绿化中的体现指出立体绿化不仅是视觉设计而已,而是具有听觉设计、触觉设计与嗅觉设计,如设配置结构和布局可以有效地阻挡噪声传播、芳香植物对环境氛围的营造起香化的作用等。垂直农场最严苛的挑战,在于能源日照问题。在摩天垂直农场成长的农作物,虽可以得到自然光照,但远不够其成长所需,若要提供人工日照,所需成本就会比传统农场多出好几倍,依陈旭铭(2013)指出垂直农业所面临的问题:技术的问题;效益问题;认知度的问题;政策问题;污染问题。依上述论文发现垂直农场无疑是一种很理想的农业和城市问题结合理想方案。

2.2高龄化社会与居住环境

银发族又称为高龄者,高龄化是21世纪三大世界性难题(全球暖化、全球反恐、全球高龄化)之一,人口的快速增加和老龄化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个时期之内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和过程(王丽蓉、杨锐,2012)。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到2050年世界上的高龄者将成长一倍,从2006年的11%增长到22%,同时都市化的速度愈来愈快,截至2007年,全球一半的人口居住在都市,2030都市人口将增加到3/5。依据台湾内政部门统计处调查显示,2012年12月底,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率已经高达15.3%,在未来20年左右会增加近1倍,随着高龄人口的增加,高龄者相关议题也日益重要(陈怡璇,2012),高龄者的社会环境及生活空间环境的应对需要重视。

以黄盈桦、李佩真(2013)研究指出高龄者大部分选择目前的房子养老,满意目前居住状况,并且愿意对高龄者服务额外付费。如何让高龄者在原有小区及居家环境成功老化,成为社会关注之焦点。

Menec(2003)将高龄者参与日常活动分类为三种类型:社交型(social-active)、单独型(solitary-active)、产出型(productive-active),他发现高龄者参与日常活动中的产出型活动,将会对成功老化产生正向的影响。产出型活动定义为:具生产性的行为、有收获的活动园艺或家事劳务活动,并且能够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价值及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开放性活动,产出型活动包含志愿服务活动与有偿工作。

Warburton,Paynter,&Petriwskyj(2007)在一项有关澳洲高龄者参与产出型志愿服务活动的研究结果中指出,一个身心健康之老人可以为家庭与社会作出许多贡献。不同类型的产出性活动会对高龄者的成功老化带来正面影响。期望未来小区推广更多产出型活动,建立友善成功老化之居住环境。

2.3“垂直农场”与“银发族居住环境”

综合以上文献了解都市化影响、永续议题、食安问题以及高龄化问题,“垂直农场”是一种将农业与建筑结合的特殊形式,它打破了农田与城市景观对立的传统观念,将生产性景观引入城市,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绿色空间(王丽蓉、杨锐,2012)。并由上述产出型高龄者成功老化相关文献,垂直农场建构高龄者居住环境成为相对可能的选择,将充分运用土地的“垂直农场”理念引入到高龄者居住环境中,景观结合生产,创造出绿色、健康友善的高龄居住环境。

王丽蓉、杨锐(2012)提出一种全新的以“垂直农场”景观构建为依托的小区养老模式。该模式将“都市托老所”、“垂直农场”等新理念应用其中,灵活地重组老人、子女、小区养老机构与志愿者之间的关系,重新加强老人与社会、与家庭之间的纽带,创造了绿色健康的养老空间。每日适当的耕种活动又能让老人重新收获社会认同感,是一种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的表现。

由于上述提及高龄者产出型日常活动,对于成功老化正面影响,以上述垂直农场推广阻碍问题,提及认知度的问题,当垂直农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要想取得社会认知度,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按照上述的分析,建造这个农场的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比例,要想获得社会认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要想获得社会认同,唯一途径就是解决前述一系列矛盾,降低垂直农场的建造和运行成本,增加社会功能,提高效益。群众的认知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观念也日益开放,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但总体来说,人们更容易接受天然种植食物,垂直农场中的作物可能更有营养值、更安全,但人们可能会觉得吃的是“实验室中的实验品的感觉”,要人们完全接受还要时间(陈旭铭,2013)。蔡F霖(2014)在民众对于垂直绿化认知及态度指出高龄者对垂直绿化处于冷漠型之状态(对于垂直绿化认知与态度偏低)。

依上述论文发现垂直农场无疑是一种对于未来农业及未来城市问题结合理想方案,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垂直农场需面临种种实际的问题,是否解决这些问题,使垂直农场不再是乌托邦之设想,是此研究最大的挑战。

3调查与方法

3.1研究范围与对象

整理60岁以上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之感知,探讨高龄者对于垂直绿化与垂直农场认知、满意度、偏好及态度。

3.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了探讨高龄者对垂直农场的心理感知、偏好探讨,透过相关理论、文献探讨与访谈建立资料,藉由案例调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来进行,本研究将其相关定义及方法等分述如下。

3.2.1问卷调查法

透过文献回顾、实地勘查及访谈后之整理调查结果,了解垂直农场认知问卷之问题,建立问卷内容,发出163份,有效回收问卷163份,无效问卷0份,透过SPSS分析方式依序针对认知、满意度、偏好及态度各阶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的认知与态度。人们完全接受还要时间(陈旭铭,2013)。蔡F霖(2014)在民众对于垂直绿化认知及态度指出高龄者对垂直绿化处于冷漠型之状态(对于垂直绿化认知与态度偏低)。

3.2.2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问卷回收结果,以SPSS17.0软件中文版作为数据数据分析方法,所得数据经整理与编码后,进行验证与分析。以下述两个部分进行分析:

(1)叙述性分析:针对调查个人样本背景进行项目调查,包括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垂直绿化建筑物之使用者、相关背景,以配合问题项目因子进行调查,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次数分配统计,以了解影响自变项与依变项因子之关系。

(2)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只有一个自变项的变异数分析,检定平均数之间是否有显着差异(One-wayANOVA)的统计方法,将调查样本中的个人资料设为自变项,问卷题目作为依变项,依自变项和依变项之间的显著性数值,作为判断因子是否为影响因素,显著基准P<0.05为显著性(以*为记号)、P<0.01为较显著性(**为记号)、P<0.001为极显著性(***为记号),同样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并建立数据显著差异表,作为分析及解读相互关系,以达本研究之目的。

4结果与分析

4.1个人样本属性分析

本研究就受测者作基本背景资料调查,受测者共163位,其中男性94人,占全样本数57.7%,比例高于女性;教育程度中最高为高中职,占总样本30.7%;职业调查中以退休者比例为最高,占总样本23.3%;本身具有设计类(建筑、景观与园艺)相关背景中无具有相关背景之受测者为最高,占81.6%;家中或工作地点是否有垂直农场或绿化中家中或工作地点无垂直农场或绿化者为最高,占76.7%,个人资料样本信息如表1所示。

问卷分析结果其Cronbach’SAlpha平均值为0.875,项目个数为5,相关文献一般认定Cronbach’SAlpha值>0.70代表有相当之可信度,表示本研究问卷具有良好信度。

4.2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之认知与态度

整体受访者对于垂直农场认知中高达74.2%的民众接受垂直农场,仅有25.8%的受访者不接受垂直农场。受访者表示了解垂直农场的有52.8%,不了解垂直农场的达47.2%。而整体受访者对于推动垂直农场态度中,愿意以垂直农场提升邻里互动占79.2%、推广都市农场占78.5%、推动绿化占73.6%、住家推动垂直农场占67.5%,主动照顾植物成长占61.4%。

本研究为了探讨分析高龄者对于垂直农认知态度之影响因子,拟定下列的假设:

假设(一)高龄者居住环境中,教育程度对于垂直农场之认知有所差异。

假设(二)高龄者居住环境中,受访者家中设置垂直农场或绿化对于愿意主动照顾植物成长之态度有所差异。

4.2.1问卷调查法

为得更深入分析结果,本研究将个人属性与垂直农场之高龄者认知效益问题项做交叉分析后,整理成显著差异表(表2)。

依照表2所整理之显著差异表后,统计出职业变项最具显著性差异,其次依序为年龄、教育程度,故本研究接着以显著性项目进行交叉分析,依据交叉表格内容整理成描述性分析,进而了解其相互之间关系。

4.2.2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之认知差异

依照上表所整理之认知显著差异表后,统计出教育程度对于垂直农场之了解及相关背景对于垂直农场之了解最具显著性差异,说明如下。

(1)教育程度对于是否了解垂直农场之认知差异。垂直农场之认知度在教育程度中,大专院校以上受访者为了解垂直农场,达27.9%认同度,小学受访者不了解垂直农场者,达37.7%,此问项显示出,教育程度的高低会影响了解垂直农场之认知。

(2)相关背景对于是否了解垂直农场之认知差异。垂直农场之认知在设计(建筑、景观与园艺)相关背景上而言,普遍均不了解垂直农场,其中以不具有设计相关背景受访者,高达93.5%不了解垂直农场,显示相关背景为非主要影响垂直农场认知之主要因素。

4.2.3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之态度差异

依照上表所整理之态度显著差异表后,统计出教育程度对于主动愿意照顾植物成长、教育程度对于参与推动垂直农场、职业对于参与推动垂直农场及家中设置垂直农场或绿化对于愿意主动照顾植物成长最具显著性差异,故本研究接着以显著性项目进行交叉分析,依据交叉表格内容整理成描述性分析,进而了解其相互之间关系。

(1)教育程度对于主动愿意照顾植物成长与愿意参与推动垂直农场之态度差异。教育程度的高低会影响主动照顾植物的成长与推动垂直农场之态度,教育程度越高接受度越高。大专院校以上受访者愿意主动照顾植物成长,达62.9%,推动垂直农场,达48.4%认同度,小学毕业受访者不愿意主动照顾植物成长,达94%,不愿意推动垂直农场,达91.4%的负面态度。

(2)职业对于愿意参与推动垂直农场之态度差异。参与推动垂直农场之态度在职业类别中,家管持最负面态度,高达57.1%,其次为自由业及工业,各占14.3%;高度意愿推动垂直农场的职业则为退休者,达22.2%,其次为服务业,占19.4%。

(3)家中设置垂直农场或绿化对于愿意主动照顾植物成长之态度差异。主动照顾植物成长之意愿中,居家中设置垂直农场或绿化者,高达79%,显示家中设置垂直农场或绿化对于愿意主动照顾植物成长有所差异。

5综合讨论

经由问卷调查60岁以上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认知及态度意见,进行分析,未来对于垂直农场适合应用之高龄者,本研究为以下建议。

(1)垂直农场之高龄者认知偏好中,经调查数据显示教育程度为小学毕业者最不了解垂直农场,最了解垂直农场者为大专院校以上毕业者,且不具有相关背景的受访者,最不了解什么是垂直农场。分析中显示所受的教育程度高低及是否为相关背景,会影响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的认知,因此建议小区增设垂直农场推广中心,邀请专业师资开班授课并举办相关活动,让教育程度低或不具相关背景的居民也可充分认识垂直农场。

(2)高龄者之垂直农场态度差异中,主动愿意照顾植物和参与推动垂直农场,教育程度为小学毕业者皆呈现负面态度,由此分析结果得知教育程度越低的受访者对于劳动及参与,皆为负面意愿,因此建议小区针对教育程度较低及对于垂直农场未具有兴趣的居民开始推广种植,以一户一农场,户户绿交流,使垂直农场成为高龄者与邻里间互相分享种植乐趣与成就的绿色交流平台,进而提升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的参与意愿,达到友善成功老化之永续居住环境。

(3)退休者在参与推动之垂直农场中持高度意愿,经职业对于参与推动垂直农场意愿有所差异,故研究调查显示高龄者参与收获之活动园艺或家事劳务活动,能够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价值及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对成功老化产生正向的影响,因此建议设置垂直农场于高龄者家中之墙面或阳台,照顾蔬果成为高龄者生活娱乐方式,满足心理成就感及维系邻里、亲朋好友之情感。

(4)家中设置垂直农场或绿化持高度的意愿,显示垂直农场对于愿意主动照顾植物成长有所差异,因此建议设置高龄者垂直农场,经研究显示调查为了易于蔬菜类的收成,高度放置应以地面起30~150cm,此高度为高龄者种植操作之最佳高度。

6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主要探讨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认知及态度。经SPSS分析并综合讨论后,整理出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认知及态度结果与建议。

垂直农场破除都市是个水泥丛林的说法,将建筑物所占领的土地,在外墙面上还给大地一块绿色的栖地,让都市除了公园以外,在小区、家中也可以拥有绿色的景象。或许一开始民众难以接受,但透过环境教育以及周围居家环境改造,达到实质效益成果呈现,小区居民逐渐在改变自己的想法,也让生态小区理念逐渐成形中。本研究透过问卷调查高龄者,结论如下。

(1)高龄者居住环境中,教育程度的高低确实会影响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之认知,教育程度高的高龄者,高度认知垂直农场有别于教育程度低的受访者,显示教育程度的高低有助于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的认知程度。

(2)高龄者居住环境中,垂直农场或绿化环境的有无,确实会影响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的接受程度,当高龄者普遍愿意主动照顾植物成长时,高龄者普遍接受垂直农场。

在大楼林立的都市中,推动垂直农场,将生产性景观引入城市,让高龄者和小区居民及家人可互相交流种植之蔬果,形成心理成就,同时解决现今严重的食安问题。期望由小区住家设置垂直农场,以点、线、面形成一完整生态小区。

参考文献:

[1]张育森.都市绿化技术之发展趋势(下)[J].台湾花卉园艺月刊,2003(195):8~13.

[2]Dr.Dickson,D.垂直农场:城市发展新趋势[M].林慧珍,译.新北:马可孛罗出版社,2012.

[3]陈旭铭.中国发展建设城市垂直农场的前景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20):96.

[4]李雁冰.人体工程学在城市立体绿化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1(9):61.

[5]王丽蓉,杨锐.以“垂直农场"景观为依托的都市托老所营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12):2.

[6]陈怡璇.居民对社会住宅观点之探讨――以松山区宝清段为例[C]//台湾建筑学会.第二十四届建筑研究成果发表会.台中:朝阳科技大学建筑系,2012.09.22:A1~A7.

[7]黄盈华,李佩真.初探高龄者的在地老化与服务需求[J].物业管理学报,2013(4):1.

[8]周立勋.建设空中绿洲――“垂直农场”的探索[J].中国园艺文摘,2014(8):219~220.

[9]蔡F霖.民众对于建筑垂直绿化认知及态度之研究[D].台北科技大学,2013.

[10]Dickson,D.Emeritus Professor of Public Health and Microbiology[J].Columbia University,2013(31):7.

[11]Belinda,Y.&Wong,N.L.Resident percep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rooftop gardens in Singapor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5(73):263~276.

[12]Menec, V. H.The relation between everyday activities and successful aging:A6-year longitudinal study[J].Journal of Gerontology:Social Sciences,2003,58B(2):74~82.

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7

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全国各地在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政策与资金扶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大多地区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来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农业信息网络推进到县、乡后,如何进村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不到广大农户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虽然自我国启动农业信息化工程以来,各地农业信息系统的硬件建设比较理想,但是政府在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促进信息利用方面的工作明显滞后。多数农业基层职能部门在指导农民生产经营时都将工作重点放在前期的宣传引导上,而对生产中期的技术指导和后期的农产品销售信息服务做的远远不够,导致“旺销?D扩种?D卖难”怪圈现象反复出现,部分农民采用“逆向思维”决策即政府鼓励多种植什么就不种或少种什么,这些现象表明农业信息服务质量和农民信息素质都亟待提高。

信息是市场的灵魂,市场经济是由信息引导的经济。我国以千家万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要适应国内国际统一的大市场,必须有成熟的市场信息传播机制做支撑。农户作为农产品的生产主体及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的源头,强化对农户的信息服务,提高农户生产经营中的信息运用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的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只有在农业信息作为一种要素在生产经营中得以应用时才会体现其价值,当前提高农业信息局域网和信息资源的应用效率应是农业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在对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以农户为中心,从外界信息服务和扩大信息需求两方面,探索解决农业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二、发展农户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一)农户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农户信息化是在农村全面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过程中,通过让农户参与信息化活动,使信息化渗透到农户生产、经营、消费、学习等各个具体环节,从而极大地提高农户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信息化强调的是增强农民对信息的接收、分析和运用能力,而不是强调农户信息方面的硬件建设,在目前我国多数农户并不富裕而且经营规模小且分散的条件下,单纯追求农户的信息设备建设既不现实也不经济。

(二)发展农户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1.农户信息化有利于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农业市场化要求我们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认识农业发展过程,运用市场机制连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并处理好生产、分配和消费间的关系,这一切都要依靠充分的市场信息。因而,农户作为我国农业市场中主要的市场主体,农户信息化无疑会加速农业市场化并促使农民更好地认识市场并适应市场。

2.农户信息化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目前我国农业类网站上有大量的良种选育、合理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信息和市场信息,互联网不仅可帮助农民找到“商机”,而且可使农民足不出户便可得到专家指导,增加生产效益,从而加速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3.农户信息化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主要是劳动力自身素质低和掌握的就业信息少。农户信息化可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自身素质,更有利于农民获得广泛的尤其是跨地区的就业信息,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4.农户信息化有利于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农户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的一部分,农业信息化应以政府信息化为基础、以企业信息化为依托、以农户信息化为导向。农业信息化应是一个信息技术在农业中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而农户信息化会直接提高信息技术在农户生产经营中的运用程度,有效地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加速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

三、发展农户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一)农民综合素质较低

众所周知,我国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2002年我国农村小学与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75.0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46%,大专以上比例仅为0.66%,农村的文盲率达到11.5%。我国目前还存在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问题,就是还有大批文盲不断产生,这对未来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十分不利。农民综合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文化水平低和科技素质低,这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信息素质:一是直接限制了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二是信息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产品,需要较高的分析理解和利用能力,而较低的文化知识水平限制了农民理解信息的能力,导致了信息运用水平低下。

(二)农民信息意识淡薄

所谓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做出的能动反映,具体表现为对信息敏感,遇到问题时知道并善于依靠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和决策。信息意识是人们搜集、处理、分析、利用信息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农村文化落后、经济落后、信息化程度更落后的社会环境对农民信息意识的影响,致使除沿海地区和农产品出口较多地区农民的信息意识较强外,大多数地区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农民的信息意识呈现出一定封闭性,主要表现为情报嗅觉迟钝,对网络信息这种新生事物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认识不到信息的巨大作用,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

(三)信息获取成本较高

农民的收入水平与信息应用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各种信息获取手段的费用需求减缓了信息进入农户的步伐。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3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人均现金收入1721元,加上我国农户经营的土地规模小且分散,导致农民购置设备上网不仅不现实而且不经济,采用电话获取信息虽然方便但费用普遍较高,而通过电视、板报、传单等方便且节省费用的获取信息方式大都不能满足农民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信息需求。

(四)信息资源状况较差,信息实用性不高

从笔者对河北省农户的调查来看,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准确的农产品生产状况、未来价格趋势预测、农产品生产风险预警等方面的信息。而网络信息资源中除政府部门的农业信息网站比较规范外,其他网站由于各自为战和管理方面的原因,信息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和随意性,使信息资源的质量和精确度降低。这既增加了农民获取信息资源的难度,也使农民对网络信息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利用价值产生质疑。目前,全国虽有农业信息网站2200多个,但是网上综合性的信息多,专业性的信息少;简单堆积的多,精心加工的少;交叉重复的多,有特色的少;尤其是缺乏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和对未来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不能较好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一些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不具有指导性,这些都阻碍了农民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

我国农户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因而他们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的帮助。而目前我国缺乏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的较完善的服务体系,有的地区虽然政府的农业信息网络已延伸到乡级,但是信息如何进村入户却是面临的共同难题。一般农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依靠广播、电视、集市和邻里传播。除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之外,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同时,我国信息化法规不健全、信息服务管理不规范也是农村信息服务水平低的成因。

四、农户信息化的实现途径

实现农户信息化应主要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各级政府应重视农户信息化的建设并把它提上议事日程,从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以提高对农户的信息服务水平,同时要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并着重培育农户的信息需求。

1.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业信息人才队伍。拥有高素质的信息人才是搞好信息服务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我国农业信息人才比较缺乏且现有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因而迫切需要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农业信息人才,造就一批有信息搜集、信息识别、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反馈和预测分析能力的信息人才队伍。除重点培养高素质农业信息专业人才外,还要着重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使农业技术专家同时也是农业信息专家,让他们在农户信息化过程中引导农户、帮助农户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我国政府的农业信息网络大多已延伸到县级,少数地区已延伸到乡级,但是在县或乡与农户之间却出现“断层”,因而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重点应是采用乡级建立信息服务点、村级培养信息员的方法,健全乡(镇)、村两级信息传播网络。要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积极作用,使之把农业信息服务作为自身的重点服务内容,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农业信息网络的信息传播优势,并充分调动涉农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广校、村干部、农村信息员的积极性,使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集信息收集、加工、、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3.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手段送信息进村入户。信息的进村入户要视各地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采取适当的信息传播手段,决不能不顾乡村、农户的现实条件一味地要求农民上网。应从农村的现实出发,采用高科技信息技术结合农村、农民的需求和习惯,逐渐探索一个便捷、廉价、实用的送信息进村入户的途径。河北省在这方面已先行一步,探索出多种经济实用的信息入户方式:一是电波入户。河北省已有120个县农业局建立了信息中心,收集、分析农业信息并制成电视片,通过电视台定期播放。二是热线电话。县农业局建立农业信息库,利用语音转化功能,自动回答农民问题。三是手机短信。沧州市、衡水市农业局已为移动用户开通传送农业信息短信业务。四是电话上网。值得关注的是河北省藁城市的“三电一厅”模式,即通过电脑、电话、电视和农业科技展厅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该模式已得到农业部认可并拟在适合地区推广。

4.加强对农民的系统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政府应增加投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大力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并着重培养农民的3个现代意识:一是现代的科技意识,即让农户具有学科技、用科技、走科技兴农之路的意识。二是现代的市场意识,即让农户具有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市场动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意识。三是现代的信息意识,即让农户具有愿意为信息投入、注重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意识。同时,要大力提高农民信息素质能力,让他们具有信息收集、信息应用和信息反馈的能力和意识。

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8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组织环境 组织结构 战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特色农业”是人们充分利用一定区域内独特的优势农业资源,开发和生产出品质优、价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特殊农业类型;是功能目标特殊、农业资源特殊、产业形式特殊、生产技术特殊、产业效果特殊的新型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新兴的农村微小经济体,成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的有效主体力量。因此,本文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视角提出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通过对组织环境、组织结构等影响组织发展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分析,运用SWOT分析工具进行战略匹配,最终形成不同的发展思路。

本文涉及到的数据和资料来自于研究者2011在新郑市和中牟县进行的三次实地调查,本项调查主要考察了特色农业发展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组织环境、组织结构等。调查方式主要采用访谈法、文献调查法、观察法和比较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本文涉及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指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组织环境分析

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必然对组织的活动起制约作用。组织环境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划分组织环境的类型,有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环境、把握环境。一般来讲,以组织界线(系统边界)来划分,可以把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具体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而言,组织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环境、国家政策、政府支持等,组织的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物理环境、心理环境、文化环境。其中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有外部环境中的宏观市场环境以及内部环境中的心理环境和文化环境。

(一)外部环境分析。

两地农村地区有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特色农作物,因势利导建立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增强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有利于发展农村的特色农业,有助于将特色农业发展成为特色企业,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实施,以及中原经济区发展建设的推动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更加倾斜的政策和财政扶持,以及更广阔的市场等等,这些都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机遇。但同时,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挑战:更多的竞争者,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等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该考虑如何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寻求更大的发展。根据权变理论,一个组织必须审时度势,适时变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是如此。在市场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只有适时变革,不断创新,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心理环境分析。

心理环境制约着组织成员的士气和合作程度的高低,影响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进而决定了组织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目标的达成。组织成员的责任心对一个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现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的责任心值得商榷,由于农户自身素质的限制,无法对组织的运营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对策建议,挫伤自己的积极性,影响其对组织的责任感,进而制约了组织的运转效率,影响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组织文化环境分析。

组织文化环境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组织的制度文化,包括组织的工艺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规章制度、考核奖励制度以及健全的组织结构等等;二是组织的精神文化,包括组织的价值观念、组织信念、经营管理哲学以及组织的精神风貌等等。一个良好的组织文化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两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够规范,各种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组织结构松散,由于这些客观原因,组织几乎没有自己的文化,这也制约组织自身的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外部环境则主要包括政府、市场、同行业竞争者、上游或下游服务商、国家宏观政策等。其中政府和国家宏观政策都是朝着鼓励和刺激农合组织发展的道路上走;市场环境则考验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由于我国农业的薄弱基础,决定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越来越开放的国际市场,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这种窘迫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也遵循着市场的发展规律,落后、弱小的组织将被淘汰,促使组织横向或纵向联合,刺激组织的发展。

组织环境对组织的形成、发展和灭亡有着重大的影响。在当代和未来,组织的目标、结构及其管理等只有更加科学规范,才能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组织环境不断变化,促使组织不断地去适应环境。一个组织只有不断地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相反,如果一个组织只会被动地去适应环境,则一定会被无情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更是如此,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天生的薄弱地位,虽然有国家政策倾斜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但如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不思进取,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命运堪忧。

二、组织结构分析

组织结构明确划分了组织部门以及各部门职能,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为组织的高效运转提供一个前提条件,使得组织在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时能够快速反应,赢得市场主动权。组织结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组织结构,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在组织理论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形成的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次之间固定的排列方式,即组织内部的构成方式。广义的组织结构,除了包含狭义的组织结构内容外,还包括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类型,如专业化协作、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等。严格意义上来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该属于后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关于组织结构的规定规范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结构,但出于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盈利性的考虑,又稍微放宽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机构限制。从法律上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一个具有现代组织机构雏形的松散的营利主体。

(一)组织设计理论分析。

根据组织设计理论,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6个关键因素:工作专门化、部门化、命令链、控制跨度、集权与分权、正规化。作为一个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者在职权范围内设计组织机构时,除了遵守相关法律规范外,也应考虑到六要素:专业化分工,设置部门机构,命令下达,成员控制等。专业化分工方面,现存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未明确划分工作职能,导致效率低下,农民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农民的小农意识使农民习惯于“各人自扫门前雪”,使得专门化分工无法推行。新郑市人和养猪专业合作社在部门的规范化方面做得比较好。在其固定的办公地点,设有市场部、生产部、理事长室、会议室等,初步实现了部门的规范化,这也为其下一步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另外,在我们走访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抱怨合作社的“民主管理”制度,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有好有坏,要因时而宜。大多数农民思想保守,并且缺乏开拓市场的意识,许多具有市场开拓意识且有利于组织发展壮大的合理建议无法通过决策而胎死腹中,造成组织裹步不前。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结构需要重新设计。

(二)权变理论分析。

根据权变理论,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理想的组织结构。恰当而有效的组织结构决定于一定时期内组织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多种影响因素,而环境和因素是变化的,即使同一个组织在不同时期的组织结构也不同。各组织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组织的历史背景、业务性质以及经营战略和所处的环境来决定采用何种组织形式。因此,组织结构的设计与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实践表明,组织结构的大变动虽不一定,但是小变动却是经常的,组织结构的变化同样遵循“尝试错误”的规律,它必须与偶然事件相联系,而不是纯粹的合理产物。组织权变管理的任务即是要在弄清组织所在环境及变化的基础上,调整组织结构,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促进组织快速发展。权变理论建立在组织环境之上。一个组织只有审时度势,不断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是如此,只有依据权变理论,不断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适时变革,才能在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大潮中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郑州市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分析

高效农业市场分析范文9

关键词: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后续研究

中图分类号:F713.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8)04―0087―07

中国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长期与市场分隔的农民逐渐与市场联系起来,而农户经营的个体化、私营化和分散化与大市场之间衔接不畅的问题也随之凸现。为了改变市场力量的对比,顺利实现农户与市场的对接,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将农户组织起来进入市场的具有服务性质的组织,这些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十几年来,一大批学者在这一领域从各个角度对农村市场中介组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将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评价,提出进一步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研究的角度及其目的

(一)关于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内涵及类型研究

对于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定义,学术界直到今天都没有一个统一结论。国外并无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直接提法,所以对其内涵的界定缺乏可资借鉴的国际成熟理论,只能是以市场中介组织的内涵为研究的基础。

1993年3月,北京举办了市场中介组织高层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市场中介组织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它的内涵和外延,一种看法认为,市场中介组织就是为市场主体提供各种服务,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各类组织。在这一定义之下,市场中介组织的外延十分宽泛。与此相对的一种狭义理解认为,市场中介组织的真正含义只是媒介政府和企业之间联系的各类中介组织。还有学者强调要把市场中介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区别开来。

此次研讨会在对市场中介组织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上并没有达成一致,其主要分歧在于市场中介组织的存在空间,因此后来的研究者都试图揭示其存在空间及性质。比如阎克庆、杨咏中和王勋铭强调了市场中介组织的非官办社会经济组织的性质;王冰、陈纲则指出市场中介组织不以单纯的赢利为组织目标,不生产具体的物质产品,同时与各种市场经济主体发生广泛联系。

关于市场中介组织内涵的不一致意见直接导致了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内涵的模糊,再加上农村市场及其存在问题的特殊性,使得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内涵及其类型的研究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研究视野。20世纪90年代中期,文献中有了明确的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提法。早期的一些学者并没有从内涵研究出发,而是直接从类型上对那些事实上起中介作用的组织进行了归纳,将农副产品专业市场、一体化组织、专业生产合作社、协会、流通实体、农民个体运销和加工大户以及提供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的组织等统称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从文献上看,最早给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定义的是雷海章,他认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是联结农业与其产前、产后部门、联结农民与其他市场主体、联结政府与农民、充当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为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并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组织。廖卫东、袁克忠也强调了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法人地位,指出其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的产物。池泽新认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是农村中的生产者、经营者以取得最好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劳动联合、资产联合、技术服务、权益保护为合作方式,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经济组织。安建明、霍学喜、刘瑜则把在农村市场上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市场组织统称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

这一角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随着市场实践发展起来的一些新型的组织进行界定并分类,通过明确概念、划定范围将实践内容引入理论视野。

(二)关于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的动力研究

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及国际经验来看,市场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市场中介组织,所以从根本上说,市场系统的运转是产生市场中介组织的源动力。从文献上看,学者们对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动力的认识比较一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土地及生产制度变革之后,农户对利润的渴求及对市场的不适应产生了组织创新的强大动力。毕玉奎认为家庭经营使生产能力成倍增长,而当农户需要市场来实现这些成倍增长的农产品价值时,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就凸现出来。廖卫东、袁克忠也分析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在市场面前表现出的不足。何坪华、杨名远看到,分散的农户搜寻和利用信息困难,购销批量小,因而谈判地位低,签订购销合同难,解决交易纠纷更难。周立群、曹利群指出农户与市场间的连接机制相当薄弱,由于农户社会化组织程度低,其生产经营缺乏协调的规划指导,从而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很难顺利进入市场。学者们一致认为降低交易成本,降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改善农户进人市场的交易条件是发展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根本动力。

第二,对技术进步的要求是发展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又一动力。雷海章指出技术梗阻是农民参与市场经济所必须克服的一个障碍。程耀明认为技术进步会改变要素的相对价格,从而诱发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变迁。傅夏仙详细分析了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在农业技术的转移与扩散进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指出,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以农业中介组织为主导的,农业产出的技术贡献率已经达到80%以上。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具有民间性,其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常常是“示范式”的,可以降低农民试用新技术的风险,容易得到农民的认可。

第三,融入国内大市场并与国际市场接轨也是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的动力。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看待农村组织创新的动力还应该跳出农村范围,看到农村与城市的交流,国内与国际的交流,因为这些交流过程改变了农户的生产、交易环境,从而改变了其对组织创新的认识。比如徐中年、郑春风指出发展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符合国际惯例,可以为国内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创造较好的内部条件。李慧认为,农村改革之后出现了生产与加工脱节、城乡脱节等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才能得以解决。程耀明提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留守农村的劳动群体更加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因而他们对中介组织必然产生一种内在的需求冲动。傅夏仙认为,在WTO的背景下,农业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加快,我国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生产经营状态必须迅速打破,而加速这一进程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完善和发展农村市场中介组织。

这一角度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从理论上解释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生成与存在及发展状态。

(三)关于政府在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多数学者认为,市场中介组织虽然是市场经济体制内生的,但是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的大背景下,政府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政府成为市场中介组织建立的主导力量。郝燕和张展指出,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市场中介组织可以直接承载原政府的一些行政职能,帮助其维护社会秩序,减少管理成本提高政府效率。由此,张展认为,对市场中介组织的需要,使得政府成为早期市场中介组织建立的主导力量。根据敖毅、许鸣的研究,从1978年到1991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倡导支持和直接参与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市场中介组织在数量上得到了迅速扩张。

第二,各类政府职能部门给予了专项支持。2005年,为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国家财政部和农业部分别拨款8000万元和2000万元,省一级的财政部门总共拨款1.4亿元用于支持成立600个示范性农民组织,此外许多政府为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江苏、山东和吉林省降低或免除了农民组织的收入税、经营税和土地税,有的省免除了农民专业组织的高速过路费。除了一些经济手段之外,针对农村市场组织所进行的培训和技术咨询活动也体现了政府的支持。

第三,颁布法律法规,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2002年修订通过的《农业法》进一步明确了农村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民政部2003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江、山东、湖北和北京等省(市)先后制定了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文件;农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认定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试点单位或示范组织。2006年10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并于2007年7月1日开始执行。

还有一些学者对政府作用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李慧认为外部行政机构的介入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行为受到影响,限制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和发展。薛兴利、杨学成、靳相木认为,在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推动作用巨大,但有利有弊,总的来说,那些由政府直接干预而兴办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生命力较低。

这一角度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政府参与的原因、程度,并试图通过评价其效果找到政府参与的合适界限,以期从政府与中介组织两个方面提高效率。

(四)关于发展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对策研究

一些学者基于对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类型的研究,在选择发展类型上给出了对策建议。邓大才认为,农村大户经济的兴起,解决了农村主导产业缺位和既存产业缺乏连接中介的问题,是农村产业组织创新的首选。张晓山指出中国农民中介组织的发展重点应是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在培育新的中介组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改造原有的组织资源,实现两种组织资源的对接。周晓兰、朱述斌、池泽新则认为应该优先发展以合作社为主体的中介组织,建立综合性的合作社――农协。

还有一些学者主要针对当前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意见。雷海章提出为了有效地促进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必须从改变观念、政策扶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着手。针对现有的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纪良纲、董进才提出要分类别、全方位地发展各种类型的市场中介组织,并引导其联合与合作,以改变现存的小、散、弱现状。程耀明提出政府主导方式可以仿效美国政府协助建立农业信用合作社的方法,只给予人才资金的支持,不干预经营管理,或者先协管后退出,让农民中介组织成为一个和政府毫无产权关系的独立经营主体。针对中介组织人才缺乏的现状,张展提出,应该通过在职培训、参观考察、聘请外援、严格纳新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立适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留住人才。

这一角度的研究目的在于指明方向、解决问题。

二、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研究的理论依据、方法及主要结论

目前,对现有农村市场中介组织进行剖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应用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另一种是通过问卷或访谈进行实证分析。

(一)应用理论模型进行分析

何坪华、杨名远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了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替代农户进入市场的约束条件:假定农户直接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为TC0,而由中介组织替代农户交易后,交易成本变为TC1,则交易方式变化带来交易成本的节约额应为:TC=TC0―TC1,若中介组织的管理费用为OC1,那么组织化带来的经济收益增加为R=TC0-TC1-OC1,只要是R>0,就表明中介组织替代农户入市在经济上是合理的,R越大,替代效果就越好。在R>0且既定的条件下,农村市场中介组织能否发展还要看交易成本节约的经济利益在中介组织与农户之间如何分配。用R0表示农户获得的分配额,R1表示中介组织获得的分配额,则R0>0、R1>0是中介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在R一定的条件下,农户与中介组织在利益分配上是互竞关系,所以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成为中介组织生存和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邱晓平、池泽新、翁贞林’利用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SCP理论对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小规模、分散化”的农户具有经营规模超小化和凝固化的特征,其信息不灵无法适应外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同时由于农户之间过度竞争,农产品价格低于市场出清价格,造成农业生产力的破坏;而农村市场中介组织作为农村市场上有效主体,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使农产品价格接近市场均衡价格,保护了农民利益。农村市场中介组织主要是获取规模经济,增强市场势力,指导农民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决策,向农民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农业适用技术,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合理配置。从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绩效看,明显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和技术进步程度。

张展利用委托一理论分析了当前一般市场中介组织提供低质量服务的市场均衡。市场中介组织与其需求者之间是委托一关系,其需求者是委托人,市场中介组织是人。根据委托一理论,当人的行为不可观察和人风险规避同时存在时,道德风险产生,此时存在激励问题,有效的激励规则是市场中介组织作为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时所受到的激励与约束。当前,在部分市场中介组织需求者的低质需求诱惑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法律监督这些约束机制并未对市场中介组织的违规动机起到强抑制作用,市场中介组织将动机转化为行动,市场处于低质均衡之中。

(二)通过问卷或访谈进行实证研究

薛兴利、杨学成、靳相木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山东省265个乡镇涉及17个地市、73个县市区的合作社、股份合作组织、农民协会等组织的发展状况及参加农户的收益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这些组织总体发展较快,但覆盖面仍较低,类型多种多样,但在发展数量、参加农户、吸纳股金方面都

存在较大差异。从运行机制上看,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组织的组织管理机制较为健全,但运转或执行还不够好,农民协会的规范程度不太高,普遍存在着不够民主的问题。从运作绩效上看,调查对象的平均股本收益率为16.3%,有2.8%的组织亏损。针对参加组织和未参加组织的各1325个农户进行1999年收益比较得到数据:参加农户比未参加农户的人均纯收入高22.6%。

孙亚范利用人户调查的方式在江苏省对412户农户的合作需求与意愿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缺少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农产品经济效益太低是制约多数农户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被调查农户有83.9%认为需要和非常需要有专门组织提供社会化服务。现有的服务组织除了在供应农业生产资料方面力量较强外,对于农户急需的市场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及产后的农产品销售、加工、储藏服务和资金融通服务等方面的功能都相当薄弱。412户被调查者中有71.4%的农户具有明确的合作需求,但是真正有合作行为的农户只有7.3%,说明组织发展严重滞后,制度创新的供给不能满足制度创新的需求。

三、简单评价及后续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综观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市场中介组织的重视已经在研究领域达成共识,但是,在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研究深度上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也正是后续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在对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上没有达成共识,后续研究必须找到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本质内核,明确界定其内涵与外延。

从现有文献对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定义看,很显然,学者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大多是从自己的研究角度或研究目的出发,有的以其作用为定义,有的以其类型为定义,有的则在定义中强调其性质,这样就使得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内涵研究既互不矛盾也互不包涵,看起来十分散乱。而且现有研究大都是在对实践中的组织现象进行描述和总结,就事论事,没能从实践中上提升出来,从包含其产生、存在和发展趋势的整体角度就其本质给出定义。笔者认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必将伴随市场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尽管其存在的特点具有阶段性特征,但是其本质内核是一定的,研究者们必须将这个特定的本质内核明确地界定出来,使各个角度的研究能够真正地统一在“农村市场中介组织”这一概念之下。

(二)现有研究缺乏对中国农村市场特殊性的分析,从而没能找到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存在状态的根源。后续研究必须关注中国农村市场的特点,及其表现出来的对市场中介组织的需求指向,合理解释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虽然从字面上来看,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研究必然是属于市场中介组织研究范畴的,但是从现有的文献中却可以明显看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有着非常不同的研究内容。张展将市场中介组织概括为中介场所类、经济鉴证类和协会类三大类,很显然,目前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研究一般不涉及前面提到的第一、二类。因此,如果仅将两个概念在研究内容上的差别归因于“农村”这个与城市相对的地域概念,显然是不够的,而在众多学者进行自己视野下的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研究中,也难找到其他答案。笔者认为,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中国所处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农村市场有其特殊性。研究者们应该注意对中国农村市场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包括农村市场的构成、发育程度以及变化趋势,找出农村市场上存在着什么样的对中介组织的需求,这个需求又会怎样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改变,需求分析清楚了,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存在状态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三)现有研究没有对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时序演变进行跟踪分析,从而没能揭示其发展与制度环境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后续研究应该注重从动态的角度把握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演化过程,并将其放在农村制度变迁的大框架之下,科学地预测和引导其变化趋势。